第260章 黃福森溺水
電影《鬼丈夫》的拍攝接近尾聲了,大概一個星期內就能殺青,這就進入幕後製作階段了。
拍攝這部電影,程默要求精益求精,這畢竟是“樓蘭影視”第一部電影,可不能出師不利。
就算不能大火,也要小爆一下。
到目前為止,拍攝都是在保密階段,大部分都在棚內,有些是取的實景,演員和工作人員都簽訂了保密協議。
按照現在電影的製作成本,一部電影在三四萬元左右,如果是大製作的話,請的明星演員的話,那成本自然下不來。
但基本上五萬元左右,差一點兒的兩三萬元就可以了,主要是兩部分費用,器材費和演員的演出費。
一部電影最多拍個把月,然後很快就跟觀眾見面,拍攝跟後期製作到上映如果有半年的話,那絕對是大製作了。
事實上,一般電影從拍攝到上映,最多一兩個月,而且在這一個月內,演員不一定會拍一部電影。
《鬼丈夫》講的其實是人的故事,裡面的鬼也根本不是鬼,可怕的是人,也不是鬼。
一般這一來的故事不需要太多的特效,只需要服化道和演員方面給力的話,導演水平中上的話,基本上都能拍出不錯的作品來。
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並不是那麼一回事兒,因為很多情況下,受制於剪輯技術和後期製作技術,想要達到一定要求,就必須要多拍幾組鏡頭,這樣一來,母片的使用就會大大的增加。
前提是劇本不能差。
各家電影公司對電影膠片的使用都是有嚴格限制的,不允許有過多的浪費,一般就是超出百分之三十量左右,這已經是相當寬裕了。
程默不干涉電影拍攝,但劇本是必須把關的,後期製作也是盯著的,對剪輯要求要高得多。
而程默要求,膠片使用可以按照電影時長的三倍來,一個鏡頭可以拍兩次,甚至三次。
畢竟前世多少部經典片子喂出來的,就算不專業,但好不好看,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這個時代的電影膠片是很貴的,國內根本生產不了,全部需要進口。
雖然在導演看來是浪費,在製作上有這麼大的餘量,也給導演的創作帶來多種的可能。
再好的演員和製作團隊,碰到一個爛劇本,除非導演有本事再創作,否則,必定慘不忍睹。
為了省錢,許多鏡頭都是排演過好多遍後,再一鏡到底的,這可不是後世,可以讓你“n”機無數次,反正素材放在硬碟裡,只要容量夠,隨便拍多少次,無非是浪費一點兒時間而已。
淺顯易懂,情節流暢,畫面舒服。
電影不是拍出來自我感動的,而是要讓觀眾感動,必須要考慮觀眾的審美和欣賞水平。
程默其實是想拍成彩色故事片的,奈何國內的技術裝置達不到,別說現在達不到,就是十年後,國內技術也達不到,相當時間內,國內電影都是黑白片。
建國後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拍黑白片,這不得不說是中國電影人心中的巨大遺憾。
不過,程默是真想搞彩色電影的,得有人才和技術儲備,當然還少不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