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能解決忠誠問題。
常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在修行者面前並不算什麼太難的問題。張存道看著手中的小葫蘆,這葫蘆巴掌大小,通體黃色,摸起來非常舒服,就像是經常把玩的文玩小葫蘆。
葫蘆上還有一條裂縫,透過這條裂縫,可以看見葫蘆內部灰黑色的光。想要修復這條裂縫,就需要一條道韻。而按照原主人的煉製和實力,最適合修復這葫蘆的道韻是水之道韻或者木之道韻。
張存道取出懷中的海界珠。這顆海界珠可以用來吸收其中的道韻,也可以用來修復這隻小葫蘆。如今看來,他似乎沒有什麼其他選擇,只能用在修復小葫蘆上。
他屏氣凝神,慢慢的將海界珠煉化,然後用來修復這隻小葫蘆。
在修復這小葫蘆的時候,他也接觸到了這小葫蘆中原本蘊含的道韻。
他胡亂的想了一陣,如果是文蘊,估計不會遇到這種情況。他的妻子們都被他教育的很好……真的是令人嫉恨啊。
甩了甩腦中亂七八糟的想法,張存道繼續體悟小葫蘆中的兩條道韻。這也是小葫蘆的原主人死了,現在小葫蘆一心向著他,不然他根本體悟不到小葫蘆中的道韻。
一條善道道韻,一條惡道道韻。善道道韻謂之偽善。惡道道韻謂之陰邪。
體悟到這裡,張存道也有些驚訝,這偽善也是善道?仔細一想覺得也對,如果有一個人每天做好事,但是內心陰暗無比。他免費施捨餅子給別人吃,卻在心中想著別人吃餅子噎死。他扶著老頭老太太過馬路,心中卻想著等下老頭老太太上樓梯的時候摔死。他行的是善事,想著卻是惡果。這種善,算不算得上善?
這當然算是善,他的心思別人無法看穿,但是他的行徑別人看的一清二楚。這樣的好人,誰不豎起大拇指喊一聲‘好後生’。
故此,偽善也是善。善和惡,是論跡不論心的。
想通這點,張存道也不由得佩服這小葫蘆的原主人,這人竟然從至善水閣中的善惡之道中領悟出這麼一個‘偽善’之道。難道他就是靠著這個成就蘊道的?
想了想他的所作所為,他明明有實力直接屠滅那小島上的修行家族,直接搶走海界珠。但是他沒有這麼做,他還是要控制一支水族妖精去攻擊小島上的人,替他搶奪海界珠。
這多此一舉的行為,就是為了成全他的偽善。因為他可以對自己說,那些人都是被妖精殺死的,和他沒有半個通寶的關係。
而那條惡道就簡單許多,就是惡道中的陰邪之惡,這很符合至善水閣的修士風格。
但是這樣的兩條道,又怎麼衍生出控制別人的能力?
在小葫蘆原主人的領悟中,‘以善惡控人心,為惡而不覺惡,是為愚忠。為善而有害,是為偽善。’
愚忠的人,就算做錯了事情,犯了惡事。也不覺得自己做得錯,也不認為自己是惡。體現在人心控制上,就是愚忠而不悔改。而自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但是做的事情都是喪盡天良的,那麼這善良也是偽善。
張存道體悟到這裡,就微微沉思了一下。這個人的領悟想法,和他的略有出入。但是也非常符合至善水閣的想法。至善水閣的人,行惡卻以為自己是在為善。惡事做盡,卻絲毫不以為錯。
小葫蘆的原主人認為,控制人心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被控制的人行事做事,都以為自己是遵循本心,是在做對的事情。這個對的事情,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是壞事,但是這個壞事的後果一定是對的。
善惡在此被扭曲,善惡在此被玩弄。故此,以善惡控人心,才是上上之策。
沒錯,這也很至善水閣……
因為這種領悟,這個人煉製出的小葫蘆就有了‘以善惡控人心’的能力,這體現出來的,就是控制別人。但是被控制的人卻絲毫不覺得自己被控制。
因此,這個小葫蘆的正式名字應該叫‘善惡葫蘆’,其在葫蘆內培養的微小物質,被稱為‘善惡蟲’。就是這些善惡蟲玩弄和扭曲善惡,才起到控制人的效果。
-----------------
當張存道領悟完畢小葫蘆內的道韻,他也用海界珠將小葫蘆修復完畢。修復後的小葫蘆變得玲瓏可愛,像是一個精緻的手把件。但是這個精緻的手把件卻能吐出善惡蟲,去改變和影響別人的善惡觀,從而達到無聲息的控制別人之用。
張存道想了一陣,決定將這個寶貝交給朱萱萱使用。交給朱萱萱有個好處,那就是朱萱萱從來不問這些東西的來處,只要是張存道給的,她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