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開荒種糧(1 / 2)

蒼雲嶺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天,訊息慢慢的也流傳出去。

隨後又是幾天,蒼雲嶺之戰的大勝透過報紙傳遍了整個華夏,這一場大勝極大地振奮了人心,增強了全國人民和愛國武裝力量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

姜天逸、李雲龍、楚雲飛三人都成了全國聞名的抗戰英雄。

這一邊。

利用三天休息時間,姜天逸吩咐張濟李瑞兩人繼續去招募民團士兵。

畢竟蒼雲嶺之戰犧牲了很多兄弟,再加上重傷不能繼續留在軍營的那就更多了。

這一次兩人剛把民團招募的橫幅拉出來,直接就有很多百姓圍上來,積極參加民團打鬼子。

經過一番挑選,兩人再次招募了500名新的民團戰士。

三天的休息時間一晃而過。

民團的訓練正式開始了,張濟李瑞兩人先是把剛招募的新兵蛋子分到了隊伍裡,充分發揮老兵帶新兵的原則。

早上先是進行佇列訓練,還沒有開始實彈訓練,畢竟新兵剛進來,直接實彈訓練容易出事情。

因為之前新一代水稻、土豆種子都還剩下一部分。

所以結束早上的訓練吃完飯午休後,到了下午,姜天逸就帶著所有民團士兵在林地的左側開闢荒土。

沿著林地旁邊的河溝,一營的所有人都在這裡挖地種植水稻。

因為這邊靠近河溝,有水源能夠滿足基本的灌溉,所以把林地的這一面開荒種植水稻。

營地周圍都是荒地,沒有水流經過,就安排二營的人在這邊開荒種植土豆。

要說打仗可能這些民團的戰士還算不上太精銳,但是要說到種植莊稼這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在一營長張濟的分配下,哪一隊清理地上的雜草,哪一隊清理負責挖土,哪一隊負責平整土地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而二營這邊,因為是要種植水稻,土地要求高一點,土地開墾之後,還得把大塊的土敲碎。

然後從河溝挖一條引水渠連線到田裡,讓河水進入田裡。

這個下午,在民團所有戰士的辛勤勞動下,一共開墾出了20畝左右的田土。

後面的二十多天就這麼平穩過去了。

早上所有民團士兵在駐地訓練,下午一營就在駐地一側開墾荒地,而二營就在林地的河溝邊開墾水田。

到了最後所有的民團士兵一共開墾了三四百畝的土地。

土地開墾完後,姜天逸就讓人把水稻種子和土豆拿出,給他們介紹新一代種子的優點。

“兄弟們,想必有的兄弟已經聽說了,這水稻、土豆種子都是我花高價從國外買回來的。”

“這些種子和以往我們種的糧食大不相同,它不怕蟲,不怕乾旱,也不怕冷,生長週期短,產量還高。”

“土豆正常的生長週期需要三四個月,而這些新一代種子只要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就成熟了。”

“他的畝產能達到4500公斤到5000公斤。”

“這些水稻同樣也是抗旱耐寒抗蟲的新品種。”

“一年可以種植3季,除了冬天其他時間都可以種植,每一季的成熟週期只有兩個月到三個月。”

“而且這水稻的產量可不是之前種植的那些,以前我們種植的水稻畝產只能達到200斤到300斤。”

“這些新一代的水稻能夠達到畝產1500公斤。”

“從此以後你們還會擔心吃不飽飯,餓肚子嗎?”

聽到姜天逸的話,下面所有的民團士兵都不淡定了。

什麼就這些種子,能夠達到畝產5000公斤土豆,1500公斤水稻。

個別性子急的戰士,沒打報告就直接開口問了。

“團長,這都是真的嗎?水稻和土豆都有這麼高的產量嗎。”

“都是真的,你沒有聽錯。”姜天逸直接回道。

聽到姜天逸再一次確認,所有的民團士兵都發出巨大的歡呼!

“團長!團長!”

他們實在是太激動了。

在此之前他們種植的水稻完全就是靠天吃飯,畝產只能達到300斤左右,就這些還要交各種租稅,收成好的年頭一家人還能勉強混個溫飽。

收成不好的年景全家人都得餓肚子,甚至還要吃野菜。

半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計程車兵們這一刻,終於看到了溫飽的希望。

瞬間這些最可愛的戰士們都流下激動,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