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餘光遠的話,終於再次把話題拉回到了正題。
姜天逸用目光示意餘光遠繼續說出他的想法。
有了李瑞的前車,餘光遠怎麼也得站出來拉昇下他們的形象。
不然剛加入民團的郭順幾人,還以為之前加入民團的餘光遠、張嶽、王誠等人,都是一群酒囊飯袋。
餘光遠站起身來,先是看了郭平幾人,又才扭頭看向姜天逸朗聲說道。
“眼下我們民團已經擴張到了2萬人,那麼編制的提升肯定是必須的。”
“光是一個團就有2萬人,完全不切合實際。”
“如果上了戰場,必然會嚴重影響到民團戰鬥力的發揮。”
“我的建議是民團,提升到一個加強師。”
“正常情況,一個師的正規編制也就10000餘人。”
“雖然我們民團有2萬人,但是擴編成一個強化師更加適合我們民團眼下的發展。”
“根據以往情況,民團除了大部分正規戰鬥人員,還配有小部分部分的預備役。”
“我覺得這一次,我們同樣可以選擇留下一部分新兵補充到預備役。”
“把之前預備役裡面的那些人,全部補充到戰鬥部隊中去。”
“這樣下來我們能夠保持隨時都有一支具有一定戰鬥力的預備役。”
表達完自己的想法餘光遠,這才慢慢地坐下來。
聽到餘光遠的話,在座的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從內心上來說姜天逸還是很認同餘光遠的想法。
2萬人的民團或變成一個軍,確實是太招搖了。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
雖然已經引起了鬼子的注意力,但是不代表姜天逸想成為那隻出頭鳥。
曲河民團升級為曲河軍,聽上去確實是威風很多。
但是根本就不能帶來一絲的好處,反而惹得一身騷。
就算後面席捲天下的八路,也才一個軍。
他姜天逸哪裡敢冒天下之大不為啊!
在姜天逸的心裡,此時就算拉起一個師的旗號你還是有點張揚了!
但是眼下隊伍已經擴充到了2萬人,只是一個旅的話確實不太合適。
就算是自家的戰士聽了心裡肯定也有點不舒服。
當然在姜天逸的心裡,曲河民團以後遠遠不止一個師一個軍。
但是他姜天逸需要時間發展。
穿越到過來也就大半年,白手起家到現在打下這麼大的家底,他已經是盡最大的努力了!
想到這些,他站出來發聲表示認同餘光遠的說法。
“餘光遠的建議非常適合我們民團當下的情況,我覺得不錯!”
說完他又把目光看向郭平潘順幾人,開口說道。
“幾位兄弟,雖然你們才剛加入民團,但是也說說你們的想法啊!”
“都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難道我們一群人還想不出一個好主意啊!”
雖然姜天逸讓幾人他們的看法,但是剛加入民團的他們,哪裡會出來亂說話。
郭平潘順幾人雖然以前的職位不高,但是能在國軍的幾個主力軍團裡混到中層軍官,肯定不是吃素的。
眼下討論的是民團發展的最關鍵的問題。
且不管說的好與壞,這才剛加入進來,就高調的出來表現自己,怎麼看都不合適。
最後潘順站起來嚴肅的說道:“團長,我們幾人剛加入民團,目前還不熟悉情況。”
“這種民團的關鍵大事我們暫時先聽聽就好了。”
聽出了潘順話裡的意思,姜天逸皺了皺眉頭。
他知道四人剛加入民團,目前還不想弄得這麼高調,免得落一個譁眾取寵印象。
但是姜天逸可不管那麼多,他之所以下大力氣把這些人招募過來,還不是為了民團的發展壯大。
只要這些人有真才實學,就算張狂肆意一點,那又如何?
只要你有真本領,他姜天逸就敢把你放上高位。
姜天逸意味深長的對著幾人說道。
“趙宏毅可是和我說了,各位兄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怎麼這般謙虛啊!”
“我們民團不搞排資論輩那一套,都是誰行誰上位!”
郭平潘順幾人都是精明的人,聽了姜天逸的話,心裡都打起了小九九。
就在氣氛越加凝固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