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西瑁洲(1 / 2)

小說:南宋不咳嗽 作者:第十個名字

說服了泊福,就等於全票透過了洪濤的提案,搬家這個事情也就定下來了。其實疍家人並不是人人都像泊福這樣固執,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一輩子住在船上。誰也不傻,有乾燥、穩當的房子誰不願意住啊?以前不是沒有這個條件嘛。土人不賣給他們地,更不讓他們上岸耕種,迫不得已才以船為家,現在洪濤給他們找了一塊土地,據說還有一半是屬於合作社的,那憑什麼不去住?即使上面沒有淡水也沒關係,船上也沒淡水,島對面就有小河,每天用船去拉就是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和普通人搬家比起來,疍家人搬家的效率已經不能用高來形容了。他們就像是揹著殼的蝸牛,連排船就是一切,把船頭船尾的石錨提上來,再把船篷上的破布縫一縫,找幾根細竹竿一穿,掛上桅杆就算是帆了。什麼破洞、裂口都不考慮,大船上由女人掌舵,男人全上小木船,拉起小帆搖起木櫓,拉著大船順著海岸線幾公里遠的海域,白天走晚上歇,走到哪兒算哪兒。其實整個大海就是他們的家,搬不搬家對他們來說,無非是從家中的一間屋子挪到另一間屋子去的事情,只是兩間屋子之間的過道有點長。

洪濤當然不會眼睜睜看著他們像烏龜爬一樣在海上慢慢蹭,他還像趕大海時候一樣,用自己的帆船拉著那些連排船走,能快一點算一點。據泊福說這幾天他的雙腿和手指一直痠痛,恐怕暴風雨就要來了。颱風、颶風、熱帶風暴這些名詞兒宋朝人並不十分明白,只是知道有暴風雨,也沒有級數的約定,飛沙走石、房倒屋塌就是他們形容熱帶風暴的詞彙,根本聽不出有多大來。不管是不是真有熱帶風暴要來了,洪濤都願意讓他們早一日就位,然後儘快把那些鯨脂熬製完,等羅有德打聽好價格、收拾好店鋪之後,就該出貨了。兩家店鋪每家怎麼也得備上一千斤存貨吧,否則還真不值當跑一趟的。

十月中旬,振州港外的西瑁洲島上冒起了煙霧,十多艘連排船一字排開,停靠在小島西南角的深水中。溫家的幾個小夥子正用砍伐下來的粗樟木在這裡打樁,要在這裡建一座小碼頭,這樣大一些的船隻就不用停在遠處靠小木船上下了,可以直接停在碼頭上,搬運貨物很方便。溫家的造船廠也選在了這裡,岸邊的一片樹林將被砍伐掉,一部分用來造房子,一部分就變成新船的腳手架。

玻璃窯的選址更靠北一些,正好是山坡上的一片空地,有島上那座小山擋著,大陸方向來的人根本看不到這裡的情況,頂多是能在天氣晴好時發現有煙霧。熔鍊鯨油的作坊則在島的正西邊,這裡有常年的東南風,可以把臭味吹到大海上去,不至於在島上蔓延,聞著那種味道洪濤真是吃不好睡不好。

島上的住宅區集中在島北部,那裡地勢平坦,有南邊的小山擋著,風力也不會很大。此時黃海正帶著幾家人在這裡砍伐樹木,然後拿到溫家的船廠去鋸開,回來之後釘成那種地板離地一米左右的木板房。這也是洪濤的主意,他不想再去睡竹樓了,那玩意也不太像正經房子,四處漏風不說,風一大還搖搖晃晃的。

要說這個年代的海南島上真是可以用鬱鬱蔥蔥來形容,就連這個方圓不到兩公里的小島上也全是樹林。砍吧,隨便砍,島上的林子百分之百都是無主之物,等羅有德那個朋友在吉陽軍裡辦好手續交完錢之後,這裡就屬於私人物業了,除了官府之外,誰過來都可以驅離。當然了,這個破島也沒人來,就連疍家人也不怎麼愛來,沒淡水過來幹嘛?

男人們都在乾重體力活兒,女人們則守著那些陶甕熬製鯨油。這個活計簡單,只需要把鯨油煉出來,然後用幾層紗過濾一遍,再裝到小口陶罐裡封好即可,一罐裝滿正好三十斤。泊珠帶著兩個女人,把那些鯨鬚用海沙清洗乾淨,然後一端用砍刀削出子母槽,兩根兩根卡在一起,再用細麻繩牢牢綁好,就是一根輕便有彈性的帆撐了,用這個把帆上原來的竹子帆撐換下去,既輕便又耐用。

現在洪濤已經有了六具帆板,如果不是溫家正忙於建造碼頭,還能多做出來幾副,能讓每個參加了洪濤捕鯨隊的疍家仔人手一副。以目前的造船技術和速度算,用帆船去直接追逐鯨魚還是很危險的,所以洪濤決定暫時還是使用這種帆板捕殺鯨魚,只要人手夠多,就不會太累。當然了,必要的帆板訓練還是得有,但凡不是很熟悉帆板效能的都不允許跟著捕鯨船出海,對於這些疍家人,玩熟練帆板都不是什麼難事兒。

別人都在幹活兒,洪濤在幹嘛呢?他在當先生呢<script type="text/javas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