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激動、別激動,這麼說你知道十字弓這種東西了?來來來,幫我一個忙!”洪濤並不知道卡爾為何對十字弓這麼大仇恨,估計是吃過虧吧。這和自己沒關係,自己想要的就是他對十字弓的瞭解,然後讓他幫自己看看,自己做的這把十字弓到底合格不合格。
為啥不找別人看呢?這話問的,十字弓在後世就是違禁品,洪濤覺得到了古代應該差不多,找別人看不保險啊!倒不是怕他們把自己出賣,而是怕嚇到他們,造反這個詞兒在目前還是很可怕的。
十字弓,就是弩,這兩個玩意在拉丁語和英語中都是一個詞兒。弩是中國人叫法,也是中國先搞出來的,至於什麼時候傳到了西方,卡爾說傳過去不久。十字軍的第一次東征,就吃盡了阿拉伯人手弩的虧,一個訓練了多年的十字軍騎士,瞬間就能被一個拿著手弩剛上戰場的阿拉伯農民殺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所以歐洲人,包括教會,對這種玩意恨之入骨,雖然和阿拉伯人學會了如何製作手弩,但限制非常嚴格,不允許隨意流傳,凡是私自制作、使用手弩的人,一旦被教會發現,那就是處死。
洪濤會做手弩?別說手弩了,在老鼠超人號上,他連迫擊炮都做過,船上那些機電女工整個就是他的私人陪玩,想做啥就教他做啥,車間裡什麼車刨銑鑽床都是數字的,只要洪濤想,鍊鋼爐都能裝上去,啥玩意造不出來啊。玩膩了槍炮,他有時候也玩玩仿古兵器,比如說複合弓和複合弩,用它們在大海里射射魚啥的。玩膩了之後就開始琢磨著拆,拆完了之後又琢磨著自己做,做出來之後就沒興趣了,轉而再去找別的好玩東西。
這次洪濤做出來的,就是一具很高大上的現代複合弩,只是材料不是碳纖維和合金,而是鯨鬚、鯨骨、鯨魚筋、竹片、硬木和普通宋代鋼。挑粗大的鯨鬚削磨成一公分薄厚、五公分寬的片條,一根比一根長,最長的那根不過4公分左右,把它們穿孔固定在一起,並用細麻繩細密纏緊,這就是弩臂,俗稱扁擔。
選鯨骨最粗大的肋條,加工成一個一米多長的步槍槍身帶槍托的造型,裝上硬木雕刻成的扳機,就是弩身。只是沒有彈簧,不掛弦的時候扳機會來回咣噹。
在弩身上的平面刻出一道筆直的淺槽,兩邊高中間低,這是弩箭的軌道,放上之後,兩頭會搭在淺槽裡,中間略微懸空,這是為了減少摩擦力,讓弩箭初速更快。不過這樣做也有壞處,就是對弩箭的製作要求很高,稍微有點不直,射出去之後就會出現偏差,準頭不高。
淺槽下面嵌了三塊磁石,這樣即使把弩豎立起來,上面的鋼質弩箭也不會掉落。再在弩身上扣一條同樣帶著淺槽的鯨骨直片,就等於把弩箭蓋在了兩片鯨骨中間,只留一條平滑的縫隙,那是走弓弦的地方。弩身前面還有一個皮套,上弦的時候用腳踩著這個皮套,雙臂拉動弓弦,就可以掛在扳機的卡榫上,這個卡榫同時也是望山,兼顧測量距離和瞄準之用。
如果光是這樣的弩,算不上覆合弩,射擊距離和威力也很一般,十多米外能射死人就不錯了,只能算玩具算不上武器。洪濤當然不會這麼不專業,好歹也是親手造過現代複合弩的人,甚至還親手設計過,他這個弩的樣子和別的弩區別很大,就算沒用過弩的人也能一眼看出來。
這個不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就是弩臂。他這個複合弩的弩臂不是弓形向後彎曲,而是像個小翅膀一樣,從弩身的中後部先前摺疊,略微張開一點,和弩身放在一起,看上去有點像三股叉。
這叫反向弩,是後世的高科技。它可以縮小弩身的寬度,但不減少弩的發射力道,還能降低對弩臂材料的彈性要求,只需有彈性有韌性,但不用很長的材料就可以當弓臂。鯨鬚正好符合這些特點,它的彈性非常好,韌性不太夠,如果和普通弓弩一樣弄成一米多長,使用次數多了之後,就會變形,但是弄短之後就沒事兒了。
普通弓弩是依靠弩臂被向後彎曲然後向前彈出的力量來帶動弓弦,反向弩則是依靠兩邊弓片被拉向內側之後向外彈開的力量來帶動弓弦。不過反向弩的弓片活動距離很短,產生不了那麼大的彈性,咋辦呢?洪濤有辦法,就是用大偏心輪組來彌補這個缺點。
偏心輪組是現代複合弓弩上的主要部件,一般由三到五個偏心輪按照一定的結構組合成一組,裝在弓弩臂的兩端。當你拉動弓弦時,偏心輪組隨之轉動,不會為你省一絲一毫的力氣。但你越拉,它的圓心就越短,也就越省力,拉到最後單手就能上弦。這和普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