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登陸(1 / 2)

小說:南宋不咳嗽 作者:第十個名字

事實證明,圓木寨牆不是實心炮彈的對手,155炮在二百米左右打上去就是一個半米多大的洞,炮彈依舊不會減速,還能把寨牆後面的建築物、船隻再穿透好幾層。135炮其實也一樣,穿透力並不比155口徑的小多少。當五艘船輪流炮擊一輪之後,百十米寬的水寨圍牆已經成了破篩子,還倒了小一半,透過這片寨牆可以看見水寨裡的摸樣,比水面上還慘。寨牆後面本來站滿了水師官兵,準備用弩箭、弓箭對進攻者予以迎頭痛擊,誰想到敵人不過來,過來的是一片鐵球<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一個鐵球飛過來,寨牆上就是一個大洞,被炮彈崩飛的木屑就成了天然的彈片,瞬間把炮彈的殺傷力擴大了好幾倍,只要是站在周圍幾米內的人全都沒跑,不死也得被紮成血葫蘆。寨牆一倒就更麻煩了,裡面的船隻全出不來了,擠成一團,一發炮彈往往能打穿好幾艘船,然後還能跳到岸邊的水師營房裡再肆虐一番。此時活著的或者說還能跑動的人都在往岸上跑,出了水寨的後門也不回碼頭了,而是往山裡鑽。生物的本能告訴他們,水邊最危險,遠離!

只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獅子口的蒙古水師就徹底沒了,當金河號帶著後面四艘戰艦開始對碼頭上進行炮擊時,港口外面的三艘貨船也得到了命令,開始進港。到它們顯身手的時候了,不是它們,而是它們肚子裡裝的那些僱傭兵。

最先上岸的是那些穿著盔甲的斧兵,比起洪濤最先看到過的馬穆魯克斧兵,這些斧兵可就要遜色多了。不個頭矮了不少,連盔甲都不再是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而是變成了兩個鐵桶和四個鐵筒。大鐵桶套在軀幹上、小鐵桶扣在腦袋上。剩下四個長鐵筒套在四肢上。這是洪濤給斧兵新設計的盔甲,沒別的好處,就是便宜好製造。用金河灣的水利鍛錘鑿出鐵板,然後用鉚釘連線就完事兒了。穿戴的時候墊上柔軟的鯨皮。用皮帶往身上一固定,反正只要不掉下來就算ok。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幾百人如果都裝備上馬穆魯克人那種精良的鐵甲,先不說造價和工期多少吧,這些東南亞奴隸的身材能不能抗動就是問題。現在這種鐵甲別看摸樣不好看,但是輕便多了,重量只有原來的一半兒,照樣可以防禦普通刀劍的砍刺和弓箭射擊。管它好看不好看呢。實用才是硬道理。

等斧兵把碼頭上的危險清理乾淨,一匹匹戰馬才從船艙裡被牽上了岸。要說也怪了,人暈船,但是馬不暈船,只要在海上熟悉幾天,它們就能適應船隻的搖晃,該吃吃、該睡覺睡覺,全都不影響。而且上岸之後也不暈陸,難道說它們體內有海馬的基因?

要不都說一支部隊的素質取決於指揮官呢,這些爪哇人被馬穆魯克人訓練了一年。也脫胎換骨了,沒有了原本那種散散亂亂的感覺。除了兵器、盔甲的碰撞聲之外,沒人亂喊亂叫。也不用靠喊叫來指揮,他們上了岸就在軍官的帶領下排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方陣,堵在了進入碼頭的大路口,為騎兵騰出一片空地。

“原地待命,給我等著!”當朗崖的陸戰隊員從岸上發來旗語詢問下一步行動指令時,洪濤給出的答案卻是全軍待命,他在等什麼呢?

很快,大家就知道這位主帥在等什麼了。獅子口是個軍港,不可能只有水師駐守。陸地上肯定也有駐兵,洪濤就在等當地的駐軍趕來呢。他自己手裡的陸戰隊也好、馬穆魯克人也好。人數都太少,騎兵更少。貿然深入內陸不太保險。別看洪濤在海面上整天打這個、揍那個的,這是因為他懂航海技術,還有艦炮這種先進武器存在。一旦到了陸地,他就是個棒槌,啥戰法、戰術一概不懂,估計斯萬都比他強百倍。所以他非常不願意在陸地上和敵人面對面作戰,用自己的短板去和別人的長處拼,那不是傻子嘛。

洪濤有個優點,就是對自身能力認識得比較清晰。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都瞭解,而且還自動給打了一個八折,凡事總是往難處想,危險太大的事情他是絕對不去幹的,也沒人能逼著他去讓他幹他不想幹的事兒。正是在這種思想支配下,他才能做到百戰百勝。廢話,沒有99%把握的事情他根本不幹,可不是勝率高嘛,剩餘的1%才是交給天上那幾位去掌管的。

“烽火都點起來一個多時辰了,人才剛到,這裡陸軍的防禦好像還不如登州好呢!通知咱們的人緩慢後退,全退到西邊水寨的碼頭去。”陸軍登陸、擺好陣型,足足等了半個多時辰,東邊的大路上才看到塵土飛揚,敵人的陸軍來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