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六章 晚改不如早改(1 / 2)

小說:南宋不咳嗽 作者:第十個名字

“翁翁年初的時候走了……他一直挺著想等你回來,可惜還是沒挺住,誰讓你一走就那麼長時間的……”此話一出,在場的人更安靜了,洪濤立馬就覺得有問題,這時泊珠在旁邊捅了他胳膊一下,小聲說出了答案。

“唉……他才是金河灣最有智慧的人,可惜啊……爸、黃伯,今天咱就先不掰扯對錯問題了吧,讓泊珠帶我去榮翁翁墳上看一眼去。”本來洪濤還想借著這個機會教育教育這些董事會成員以後該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如何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心平氣和的把問題處理好。他並不在意有董事聯合起來對付自己,只要他們覺得這樣做對金河灣的未來有益就沒問題。今天的場面他沒想到,卻有點偷著樂,這才是董事會嘛,總不能每次都是自己提建議,然後大家象徵性的舉舉手就透過了,那還要這個董事會還有毛用,不如自己直接說了算得了,效率還高。

可是一聽到榮老頭去世了,洪濤心裡的想法全都沒了,彷彿一時間疲憊了很多。有些人平時並不太顯眼,甚至你都不太容易想起來他,但是當他一沒的時候,你才會發現,有他和沒有他真的不太一樣。他是個很重要的角色,就好像機器裡的潤滑油一樣,平時大家只注意那些鋼鐵部件很炫目的轉來轉去,卻很難為潤滑油去喝彩,可是沒有潤滑油的話,鋼鐵部件動起來就不太順暢了。

榮老頭就屬於這種人,他在金河灣並不是一個風光無限的人,甚至還不如齊祖、溫老二、黃海他們曝光率高,後來的很多移民和奴隸可能都不知道金河灣董事會里真正有號召力的人會是這個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彎腰駝背的小老頭。但洪濤清楚這個小老頭為金河灣做過什麼,他非常稱職的在疍家人、黎人、北人和自己之間當起了潤滑油,露臉的事情從來不往上湊。一遇到難事兒了總是他在背後默默做的工作。最主要的是他會主動來和自己交流一下想法,摸一摸自己的思路,然後適當的調整他的潤滑重點。

說起來他的出發點可能不那麼偉大。這個小老頭自始至終都認為金河灣是疍家人的天下,是老天爺留給疍家人的家園。而洪濤就是媽祖派來帶著疍家人過好日子的人。但這並不妨礙他盡心盡力的輔助洪濤把金河灣治理好,尤其是在各族群的融合問題上,榮老頭的作用比洪濤還要大很多。

可惜好人不長命啊,榮老頭年紀並不太大,他才剛剛75歲,沒享幾年福,就這麼走了。洪濤堅信,臨走的時候這位很有生活智慧的老人肯定還有事情想和自己唸叨唸叨。可惜自己沒給他這個機會,讓他抱著最後一絲遺憾離開了人世。從這一點上來說,自己確實不太對得起他,至少這些年自己都有點忽視他的存在了,平時和他聊天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整天光在外面瞎忙了。

榮老頭的墓地並不是傳統中國式,他被安葬在金河城圖書館的地下室下面了。這裡在修建的時候就預留出來了幾十個墓穴,凡是董事會一致透過的人,都有資格在這裡長眠。而金河灣董事會開會的地方就是這個地下室,每次開董事會時。大家就等於坐在先輩的身上討論金河灣的未來,洪濤覺得這樣對待那些死去的管理者最公平,讓他們在天之靈也別失業。繼續監督著他們的後輩是如何幹活的。

圖書館門口相應的也會多出來一尊青銅雕像,現在那裡只有他老人家孤零零的一個人站著,腰桿還是微微彎曲,很寫實,但不太傳神,一看就是出自齊祖這種純工匠的手筆。地下室除了董事會的工作人員之外不能隨便進,所以銅像就成了大家祭奠這位老領海人的地方。疍家人還保留著原本的風俗,他們把一碗一碗的大米飯裡放上魚肉、豬肉,再插上香火做為貢品。其它民族的人也有他們不同的方式。洪濤只是在路上採了一把野花,隨手編成了一個帽子大小的花圈。把它放在榮老頭的銅像前面,然後深深鞠了一躬。

“我提一個建議吧。把榮翁翁去世的那一天當做金河城的節日,叫感恩節怎麼樣?不是光感謝榮翁翁一個人,以後我們說不定也會站在這裡,這是讓後人感謝咱們這些人為金河灣付出的努力。”洪濤的祭奠儀式很簡單,兩分鐘都用不了,他是個無神論者,還是個唯物論,不相信生死輪迴那一套東西。祭奠先輩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傳承,應該向精神層面引導,不應該搞物質上的奢華。

“泊珠說的對,今天你剛回來,先回家休息吧,過兩天再開會討論不遲。”這次黃海沒反對,他那股子脾氣已經撒過了,現在說不定還有點後悔剛才是不是話說得太重。

“也好,讓人去通知慈禧儘快趕回來開會,另外再補選一位少數族群的董事吧,卡爾暫時回不來了,我讓他留在家鄉給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