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雪苑。
一宿安眠。
第二天,清韻醒來,坐在床上伸懶腰。
青鶯和喜鵲在屋子裡忙活,端銅盆的端銅盆,拿衣裳的拿衣裳。
見清韻心情好,喜鵲問道,“姑娘嗓子全好了?”
清韻輕咳一聲,試試嗓子,方才笑道,“好的七七八八了,不過好全還要幾天。”
青鶯放下銅盆,過來幫清韻把帳簾隴好。
清韻掀開被子下床。
喜鵲把昨兒衛風送的那套衣裳拿來給她穿。
結果才梳洗打扮好,外面二等丫鬟紅箋站在珠簾外道,“姑娘,繡坊管事劉媽媽送衣裳來了。”
清韻嘴角上揚,這時辰送衣裳來,是怕她再穿舊衣裳,或者穿別人送的衣裳去給老夫人請安,到時候老夫人見了生氣吧。
“讓她進來。”
丫鬟退出去後,沒一會兒,劉媽媽就帶了個小丫鬟進來。
劉媽媽面帶殷勤,捧著托盤給清韻請安,笑道,“繡坊連夜趕工,給三姑娘趕製了兩套衣裳出來,餘下兩套會盡快做好送來,三姑娘試試,看可有不妥之處。”
喜鵲過去接了衣裳,清韻就到屏風後換去了。
兩套衣裳,一套蔥綠色織金錦繡蝴蝶蘭,一套水藍色縷金繡山茶花,不論是樣式和繡工,都算不錯。
清韻兩套都試了試,笑道,“辛苦繡坊了。”
劉媽媽忙笑道,“這些都是繡坊應該做的,這套衣裳看著養眼,三姑娘面板又白皙,再合適不過了。”
清韻摸著袖口上繡的山茶花,笑道,“我也覺得很合適,一會兒穿去給祖母過目。”
聽清韻這麼說,劉媽媽大鬆了一口氣,連連點頭,然後道,“不耽誤三姑娘用早飯,奴婢這就告退了。”
清韻讓青鶯送劉媽媽出去。
吃了早飯,清韻便帶著喜鵲去紫檀院給大夫人請安<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今天沒那麼好運氣,碰到沐清芷她們,她去的時候,大夫人不在。
丫鬟說三少爺沐青陽夜裡有些受涼,早上輕咳了兩聲,食慾不佳,大夫人陪他用早飯去了。
大夫人不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清韻就去春暉院給老夫人請安了。
彼時,沐清芷和沐清雪兩個都在了。
她饒過屏風時,正好聽孫媽媽稟告道,“老夫人放心,大夫來給三少爺瞧過了,只是有些受涼,吃兩副藥就不礙事了。”
伯府就這麼一個嫡孫,那就是個寶貝疙瘩,一有點小病小痛,老夫人就緊張的很。
聽孫媽媽說沒事,老夫人這才放心道,“沒事就好。”
唸叨兩句,又問道,“是丫鬟照顧不周?”
孫媽媽回道,“聽三少爺的奶孃說,昨夜三少爺睡前有些口渴,就多喝了兩杯茶,起了兩回夜,應該是那時候不小心躥了風。”
老夫人手中佛珠輕弄,道,“那時候是最容易受涼的,怎的這麼不小心,罷了,仔細養好,學堂就先別上了。”
孫媽媽還沒說話,沐清芷就道,“母親讓徐夫子回府了,說是這幾日天冷,等天暖和了些,再請他來教。”
沐清芷語氣溫和,面帶笑容,但難掩眸底一抹怒氣。
前些天,大少爺著涼,大夫人只不許他去學堂,壓根就沒說什麼天冷不合適讀書的話。
現在輪到三少爺病著了,就不合適讀書了?!
不過是怕徐夫子多教了大少爺和二少爺,越過了三少爺去!
老夫人眉頭幾不可察的皺了下,大夫人那點小心思,她比誰都清楚。
只是嫡庶有別,庶子比嫡子優秀,確有不妥。
但伯府只有三個孫子,不論嫡庶,老夫人都疼,伯府的將來還指著他們呢。
老夫人吩咐秋荷道,“給大少爺和二少爺送一套筆墨紙硯和字帖去,徐夫子不在,也不能荒廢了學業,天涼就在屋子裡練練字帖,別到處跑了。”
秋荷福身,領了吩咐出去了。
在屏風處見到清韻,忙福身給清韻請安。
清韻朝她笑笑,方才邁步上前,給老夫人請安。
剛福身,還未說話呢,外面一丫鬟進來,稟告道,“老夫人,表姑娘回來了!”
老夫人聽得一愣,“這麼早就回來了?”
她話音剛落,外面便進來一個姑娘,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