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郡王說著,若瑤郡主拆臺道,“他不透露,我透露,下一局是拔河比賽,因為拔河人數可多可少,所以這一局有多少人參賽,會比賽多少局,我也不知道,全看大家的意思,覺得有趣,咱就多比兩回,覺得無趣,咱們就聽忠義伯府大姑娘撫琴。”
說完,若瑤郡主問道,“不知道誰有那個膽量上臺?”
她說著,眼睛瞄向逸郡王了,她笑道,“來時就聽你說要奪第一,參加了這麼多回,也沒見你贏幾朵桃花,你不上臺?莫不是怕了?”
被若瑤郡主當眾落了面子,逸郡王氣衝上頭,手一拍桌子,就躍身上了比試臺,啪的一下展開玉扇,道,“本郡王長這麼大,還不知道怕字怎麼寫呢!”
要說逸郡王也是倒黴,總有人拆他的臺。
這不,他剛說完,就有一小少爺拍手笑了,“逸哥哥笨,連怕字都不會寫,我會,我教你啊。”
逸郡王,“……。”
就那麼淚奔了,在一堆笑聲中,逸郡王淚流滿面了。
不止有拆臺的,還有丟石頭的,獻王爺看了那小少爺一眼,笑道,“林兒真乖,回頭來獻爺爺這裡,好好教教你逸哥哥。”
那小少爺是點頭如搗蒜,軟嚅的應了一聲是。
一堆人笑翻,笑的肚子都抽筋了。
逸郡王,“……。”
笑什麼笑,有什麼好笑的?!
見大家越笑越來勁,趕緊轉了話題道,“誰上臺,和本郡王切磋一下?”
逸郡王說了半天。也沒人上臺。
逸郡王兩眼上翻,“沒人上臺,那算自動認輸了,給我桃花。”
他說話聲還在宴會上空迴盪,安郡王站了起來,笑道,“那朵桃花。本郡王要了!”
聲音透著挑釁。
看著安郡王上了比試臺。大家心底就嘀咕了,這兩位郡王,從小鬥到大。只要兩人在,就沒有哪一回不掐起來,一直以來都是勢均力敵,誰也沒佔到什麼好處。誰也沒有什麼壞處,動起手來。誰也討不了好,如今這樣規規矩矩的鬥,還是第一次呢。
大家都好奇,誰更勝一籌。
要論年紀。安郡王要年長逸郡王兩歲,他要略佔一些優勢。
不過獻王爺是將軍王,力能扛鼎。逸郡王是得了他真傳的,不容人小覷啊。
兩人站在比試臺上。四目相對,火花四溢。
明郡王拿了繩子過去,都覺得要被灼傷了。
小廝在地上牽線,並點了小半柱香,這是怕兩人僵持不下,香燃盡時,還未分出勝負,就算平局<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等準備就緒,銅鑼敲響,拔河比賽就開始了。
兩位郡王拉緊繩子,都把對方往自己身邊拉。
起先,逸郡王略勝一籌,把安郡王拉過去了一點,然後安郡王用力,又把逸郡王拉過去了一點,逸郡王再用力,又把安郡王拉過來一點……
就這樣僵持不下,知道香燭燃盡。
兩人未能分出勝負來。
明郡王笑道,“可惜未分出勝負,你們是就此作罷,還是找幾個幫手?只要雙方人數一致即可。”
逸郡王看了安郡王一眼,“你找不找人?”
安郡王瞥了他一眼,回頭看了宣王世子一眼。
宣王世子就上了比試臺。
逸郡王也不落人後,找了個幫手。
看著逸郡王找的人,安郡王眉頭皺了下,又回頭看了一眼。
逸郡王兩眼一翻,又喊了一人。
很快,兩人身後就站了五個人。
銅鑼敲響,又一輪拔河開始了。
和上次一樣,勝負未分。
逸郡王不耐煩了,“他爺爺的,氣死人了,我就不信贏不了!”
說著,他回頭喊道,“楚彥、楚離,你們兩別縮著了,上來!”
要說找人,逸郡王佔便宜的多,獻王爺是將軍王,逸郡王又少年喪父,經常被他帶著出入軍營,和他結識的,多是武將之子,所謂子承父業,那些少爺大多都會拳腳,而且還不弱。
安郡王是先太子的兒子,先太子過世,皇上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結實的大多是文臣之子。
但要說武將,也不是沒有,興國公和鎮南侯一樣,也把持著十萬重兵呢。
安郡王和逸郡王挑人,也不是隨便挑的,兩人挑的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