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欺君,這兩個字代表著什麼,是隨隨便便能說出口的嗎,可他就那麼自然而然的脫口而出了,好像說話時,直接把大腦繞了過去,他不是這樣一個不會防備人的人,甚至將把柄送給別人
捏著的愚蠢之人。
雖然這管用的餿主意是楚大少爺幫著他出的,可聽不聽全看他的意思,既然照做了,萬一將來出了什麼事,他沒有責怪別人的權利。
楚北漂亮的唇瓣勾起一抹弧度,他望著波光粼粼的水面,道,“什麼是欺君?皇上覺得受騙了,那是欺君,皇上若是心甘情願被欺騙,這叫擅於揣測聖意。”
明郡王愕然望著楚北,就聽楚北繼續道,“當年,皇上就不想長公主一家被貶離京,如今六年了,他想長公主回京,只是迫於太后施壓,心有餘力不足罷了。”
如今這麼好的理由擺在他跟前,就算皇上知道那是欺騙,長公主不會眼瞎,他也會讓長公主回京。
這一點,明郡王很認同。
他也望著遠處,道,“我想不明白,當年太后雖然不像疼安郡王那樣疼我和大哥,卻也算是寵溺有加了,十個大皇子都比不上,可一夕之間,太后震怒,貶了母妃不算,還讓我們一家搬離京
都,去封地住,母妃到底怎麼惹怒太后了?”
明郡王想不通,楚北望著他,“長公主就沒有提過這事?”
明郡王聳肩搖頭,“母妃對此事三緘其口,不論我們怎麼問,她都不說一句,有時候問的煩了。還會罰我和大哥,就是我回京之前,還問過母妃,母妃說她知道我們對太后貶她一事很好奇,
可她不會說一個字,我們遠離京都,就遠離皇權爭鬥。過安穩的生活比什麼都好。”
楚北聽得眸光閃了一閃。
看來長公主被貶去封地。真的和皇權爭鬥有關。
六年前,那一年,相繼發生了兩件半的大事。
第一件。便是立儲,太后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皇上答應立安郡王為太子,最後立儲一事不了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第二件,就是立儲風波之後不久。太后忽然震怒,貶了長公主。逼長公主一家去封地,至今已經六年了。
另外半件,便是立儲之前,大皇子離奇中毒。因為很快便醫治好,所以不算特別大的事。
另外兩件,加上是誰下毒要害死大皇子。至今都是個謎。
楚北在走神,明郡王察覺了。伸手在他面前晃了好幾下。
楚北迴過神來,望著他,明郡王有些不好意思道,“你說有人能治好我母妃的眼疾,是真的嗎?”
楚北看了他一眼,道,“我不敢說有十足的把握,但至少有*成。”
明郡王聽得高興,激動的都說不出來話了。
正好這時,廚房飄出來一陣烤鴨香。
那香味,勾人食慾,聞之便口齒生津。
“好香啊!”明郡王脫口讚道,然後給楚北豎了個大拇指,“廚藝過人。”
衛風站在一旁,肩膀差點抖脫臼。
這烤鴨是府裡的廚子烤的,爺烤的那個……不提也罷。
衛律端了三隻烤鴨過來,道,“爺,總算是成功了。”
楚北就請明郡王一起吃烤鴨,明郡王對烤鴨是讚不絕口,“我從未吃過這麼好吃的烤鴨。”
楚北笑道,“確實不錯。”
京都大小酒樓的烤鴨,包括御膳房的,他都吃過,這種麵皮裹著烤鴨,帶著特製的醬,這吃法獨一無二。
楚北可不是白請明郡王吃烤鴨的,吃完了,是要幫忙的。
這烤鴨,既然明郡王認為是他烤的,那就請他幫忙給在城北軍營罰掃馬廄的逸郡王送一隻去。
有明郡王作證,逸郡王會相信這是他烤的。
等送走了逸郡王,廚房的廚子又烤好了六七隻烤鴨。
幾個暗衛一人分得一隻,還有的多。
衛風望著楚北道,“爺,烤完的烤鴨還剩下三隻,昨晚醃製的還剩下六隻,該怎麼處理?”
衛律抹著嘴角的油道,“吃不完,當然是送人了,老侯爺肯定喜歡。”
衛風連連點頭,雖然吃了一隻烤鴨了,總有一種意猶未盡,還想再來一隻的感覺。
不過,廚子就會,以後想吃,讓廚子再烤就成了。
正想著呢,那邊衛馳腳踏湖面飛了過來。
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