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王府的日子,隨著清韻身子越來越沉,也越來越平靜。
平靜的日子,清韻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看奏摺。
知道清韻無聊,楚北把奏摺搬到內屋,一邊看奏摺,偶爾歇息的時候,就陪她說說話,有時候還會詢問她。
清韻是賢惠的,看著小山高的奏摺,楚北一坐就是許久,實在不忍心,就拿了奏摺幫著看著。
起初只是幫著把奏摺區分開,有時候一件事,好幾個大臣會寫奏摺發表意見,比如彈劾哪位大臣,御史臺能送七八分奏摺來,夾在一堆奏摺裡,有時候看了別的,拿了一本,又是彈劾的。
清韻看兩眼,就幫忙分開,如此一來,楚北看奏摺,處理起來速度就快了許多。
區別奏摺很快,清韻坐在一旁很無聊,就拿了奏摺幫著看了。
她不是純古代大家閨秀,這些朝堂大事,她也是能說上幾句的,比如修建河提,挖渠引水,幫著出了不少的主意。
尤其是那年年夏天就會發洪鬧水災的地方,清韻更是關心,她笑道,“這些地方,十年裡有七八年會出現水災,種的那些糧食,收成有時候還不到三成,年年靠朝廷賑災也不是個辦法,我看不如明年就直接免了這裡的賦稅吧,讓每家每戶,出一個月的勞動力,讓工部出個章程,開春了就著手挖一條引水渠道出來,雖說不能全部緩解了災情,好歹能提高點收成。”
楚北伸手,接過清韻遞給他的奏摺,他道,“洪山縣,我記得父皇兩年前曾經讓工部挖過渠道,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就不了了之了,回頭我問問。”
清韻關係過的地方,楚北格外的重視。
他一重視,工部就更看重了,這可是未來的儲君,當皇帝的,在初登基時,總是格外的勵精圖治,為了能青史留名,後人稱一宣告君,後來,習慣了當皇帝的滋味,顧不得後世人看他的眼光,及時行樂,這才走到了昏君一列。
宸王如今還不是皇上,只是監國,就更要做出點名堂來了,他如此重視,工部要是敢馬虎,沒準兒宸王就拿工部立威了。
幾乎是命令下達的第二天,工部就將洪山縣歷年來的水利方面的資料送到了宸王府。
楚北是沒什麼時間看這個,都是清韻在研究。
兩年前,皇上的確讓工部在洪山縣組織人開挖渠道,可是洪山縣多山石,開挖起來就格外的費力,朝廷給的錢財不足矣支撐耗費,就停工了,打算等明天國庫充裕了,再撥給洪山縣一點。
清韻看到這個,腦子裡就一個想法,“石頭阻攔,不能炸開嗎?”
楚北看著她,問道,“怎麼炸?”
青鶯在一旁,嘴快道,“用油炸嗎?”
原諒她吧,炸東西,她只聽說過用油。
清韻,“……。”
清韻就給楚北解釋了下什麼是炸彈,楚北聽得眼睛都亮了,激動的問道,“真的有這樣的東西?”
清韻兩眼輕翻,“我騙你做什麼?”
想到炸彈的用途,清韻覺得她愚蠢了,她居然沒想到把炸彈用於戰爭上!
只是她對炸彈的瞭解並不深,只知道用硝石、硫磺和木炭來制的,也知道大約的比例,但具體怎麼制,她是不知道的。
不過,就是這樣,也足夠楚北興奮的了。
他望著清韻,問道,“你是從哪兒知道火藥的?”
清韻最害怕的就是楚北問這話了,不過她有辦法糊弄過去,她道,“炸藥,自然是醫書裡記載的,有大夫在煉製藥丸時,出現了差錯,把一間屋子都給炸飛了,命名為炸藥,威力無窮,因害怕記載在醫書裡,為有心人所用,危害他人,所以並未詳細記載,又擔心流傳不下去,所以記載了主要部分,供人專研。”
清韻這樣解釋,楚北不疑有他。
他已經決定讓人研製炸藥了。
用炸藥開鑿渠道,倒是能行,只是如今在打仗,就算有炸藥,也要用於邊關,便問清韻可還有別的辦法。
清韻想了想道,“我倒是還知道一個辦法,就是一塊巨石,先用火燒,再用冷水澆,會變得很脆弱,輕輕一敲便碎了,用於挖掘渠道,應該也行。”
楚北驚詫,他還不知道這樣能使石頭變的脆弱。
炸藥一時半會兒還見不到,但是火燒石頭,他還是能辦到的,他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楚北吩咐下去,很快,幾個暗衛就抬了塊大石頭進院子,又從廚房搬了不少乾柴火來,點了火燒起來。
等木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