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從小被抱進宮,為了朝廷安危,和親北晉,受了不少苦的公主,清韻是憐惜的。
等她見到端敏公主,又被她的容貌驚豔了。
端敏公主來宸王府,倒不是找清韻有什麼事,只是一路上,聽逸郡王還有二皇子說了不少清韻的事,神交已久,要不是下了三天的雨,不便出門,她早來了。
兩人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卻像是認識許久一般,相談甚歡。
對清韻,端敏公主打心眼裡感激,如果不是她醫治好了楚北,二皇子為了大局,這輩子都不會動出京尋她的念頭,若不是她和楚北查出了三十多年前的事,皇上不會御駕親征,她也不會有回京的這一天。
從踏出大錦,邁入北晉,她就做好了客死他鄉的準備,如今能再回來,恍如做了一場夢一般。
清韻笑道,“就當是一場噩夢吧,醒來就好了,二皇子對你情深義重,定然不會辜負你的。”
端敏公主臉紅著,低了聲音道,“他值得更好的,我不配……。”
清韻看著她,勾了唇角,笑道,“為了你,二皇子不要江山,也能放棄性命,要是叫他聽到這話,該傷心了,他能為你放棄這麼多,在他心底,肯定沒有比你更好的了。”
雖然你們是表兄妹,並不合適成親,可誰讓這裡是古代呢,表哥表妹什麼的,知根知底是良配。
清韻這麼說,端敏公主也不知道怎麼接話了,臉紅著,頭低著。
兩人聊了好一會兒,等南兒醒過來,端敏公主又抱著他逗了回來。
她給南兒帶了不少的小玩意來。
兩人在王府裡閒聊,皇宮裡,皇后在訓斥二皇子呢,兒子安然無恙的回來了,皇后高興。
可高興之餘,他貿然離京,差點送了性命的事,皇后也不會忘記,不好好的數落一頓,難保還會有下一次。
二皇子舉手發誓道,“母后,絕對不會有下一次了。”
二皇子發了誓,再加上一旁的嬤嬤幫著說好話,這事就這麼過去了。
二皇子見皇后不生氣了,就道,“母后,我想娶端敏。”
二皇子鍾情端敏公主的事,皇后以前並不知道,只當他們兄妹感情深厚,並未多想,後來還是楚北和清韻說了這樣的猜測,皇后才想到這一層。
兒子為了救端敏公主,不惜孤身離京,這份情義,皇后動容。
再者,他們母子三人欠端敏公主太多,這輩子都還不完,要是端敏公主這輩子沒有個好歸宿,她一輩子也不會心安。
況且,當年,她和父親就商量好了,把端敏嫁進鎮南侯府,嫁的自然是“楚大少爺”了,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世事難料。
三個孩子,皇后一樣的心疼,她道,“母后同意你娶端敏,但這麼大的事,還得你父皇點頭才行。”
二皇子就笑了,“父皇說的,和母后您說的差不多。”
皇后嗔瞪了二皇子一樣,這個話題打住,沒有再提。
就等皇上回來,親自下旨給二皇子和端敏公主賜婚了。
日子一天天在期盼中過去。
大錦氣勢雄渾,打的北晉節節敗退。
南楚在一旁圍觀,看的心驚肉跳,慶幸當初答應和大錦結盟了,不然下場只怕和北晉一樣。
北晉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北晉皇帝這一次是真的放低了姿態,誠心求和了。
不誠心也不行了啊,大錦兵臨城下了。
只是誠心用錯了地方,北晉皇帝居然要迎回端敏公主,許以皇后之位,將來傳位於她所出皇子,年年向大錦進貢……
一個皇帝,向另外一個皇帝納貢,是奇恥大辱。
可惜,皇上不稀罕。
大錦也不會把端敏公主再送回北晉來,他已經帶著兵馬到了北晉京都城下,就要滅了北晉。
北晉的求和,皇上不答應。
北晉群臣怕死,更有不少大臣見北晉皇帝大勢已去,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竟然捆了北晉皇帝,大開城門,迎接大錦將士們。
從皇上踏進北晉皇宮,坐在北晉皇帝的龍椅上那一刻起,北晉就不復存在了。
不過,皇上沒有殺了北晉皇帝還有北晉皇室子弟,而是將他們軟禁了起來,嚴加看管。
皇上在北晉皇宮待了半個月,將後宮遣散一空,安排了得力將士接手北晉的朝政,並在北晉頒發了第一道大錦聖旨。
那就是免賦稅三年。
北晉百姓剛剛遭受了國破家亡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