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清韻去南楚給南楚成王治病,楚北說什麼都不答應。
可百官覺得,若是能結盟,在確保清韻安全的情況下,送她去南楚並無不可。
可是如何確保清韻安全呢?
這事可不是嘴上說說就行的,右相負責送到南楚的藥,都能被人動手腳,難保不會有人打清韻的主意。
楚北不會也不敢冒這個陷,拿女人去謀求江山穩固,他嫌丟人。
楚北很明確自己的態度,百官也很清楚他對清韻感情深厚,捨不得她去冒險。
可是送宸王妃去南楚是去治病,不是去送死啊。
不少大臣都勸江老太爺了,皇上御駕親征前,可是讓他和宸王一起管理朝政,他又是宸王妃的外祖父,於公於私,他去勸說宸王最合適。
江老太爺為難啊,一邊是南楚,一邊是外孫女,於公,他應該勸楚北送清韻去南楚,於私,他自然是不想清韻去涉險的。
這叫他如何選擇?
江老太爺猶豫許久,最後選擇了踢皮球。
一封奏摺寫好,八百里加急送到邊關,請皇上定奪。
是送還是不送,他全聽皇上的。
再說邊關,戰火紛紛。
邊關是第一要塞,雍州是第二,易守難攻,被興國公輕而易舉的攻下,又給安郡王做了聘禮,雙手奉送給了北晉。
皇上帶著兵馬駐紮在距離雍州百里的前山鎮,盤算著,必須要儘快收回雍州,甚至可以說是要不惜一切代價。
一旦北晉威遠大將軍帶著兵馬駐紮雍州城了,再想攻下來,就難比登天了。
皇上正看著邊關地形圖,奏摺就送到他手裡來了。
聽到有奏摺送來,皇上還怔了一下。
他這人,打仗的時候不喜歡被其他的事分心,尤其是看奏摺了,看了二十多年,還沒看夠嗎?
他出徵前,就一再的和江老太傅還有楚北說過,就是天被捅破了窟窿,自己想辦法補,別告訴他。
現在,卻送奏摺來了,可見出的事情不一般。
看著奏摺,皇上的心情很凝重。
他擔心,是寧王被穿了琵琶骨的事被太后知道了,太后一個沒忍住……
皇上不敢往下想了。
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皇上開啟了奏摺,掃了兩眼後。
龍顏震怒。
那股子憤怒都能將軍中大帳給掀翻了。
當時,大帳內還有不少將軍在,就連獻老王爺和楚大老爺都在,一個個不明所以的看著皇上,心底騰起不安來。
正要問出了什麼大事,結果就聽皇上罵道,“芝麻綠豆大點的破事都拿不定主意,八百里加急來告訴朕,朕有那麼清閒嗎?!”
活了幾十年了,還沒受過方才那般驚嚇,皇上是越想越來氣。
一生氣,江老太爺就倒黴了。
皇上送了信回來,結盟一事,他本來就沒存多少希望,只是湊巧而已,既然不能結盟,又何必強求?
他就不信了,北晉傷成王在前,又在藥裡動手腳在後,南楚能放下成見和北晉結盟。
只要南楚不和北晉結盟,袖手旁觀,存了漁翁之利的心又如何?
存了心,不見得就真能做漁翁。
況且南楚太后和皇上的性情他了解的很,你越是捧著他們,給他們面子,他們越是會拿喬,你拿他們不當一回事,他們反倒掂量你三分。
這事,在皇上眼裡,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了,卻在朝中掀起這麼大的風波來,還蔓延到了邊關。
尤其這奏摺,江老太傅還是揹著楚北送來的。
那老狐狸,自己不想做壞人,就抬他出來,說了讓他有事和宸兒商量,他居然把自己的話當成是耳旁風了。
這不,皇上遠在邊關,還下令罰了江老太傅三個月俸祿。
本來楚北已經有打算了,就因為百官反對,他現在還不是皇上,只是暫代皇上行天子之職,況且,就算是皇上,在百官都反對的情況下,也不能一意孤行。
好在,八百里加急,信件很快就送了回來。
江老太傅被罰,這事很快就平息了,沒有哪個大臣敢再吭一句,連江老太傅都挨罰了,何況是他們了?
宸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皇上都放心,他們有什麼不放心的,這江山姓蕭,又不是跟他們姓!
這一回的信,楚北派衛風帶人親自送去北晉的,除了信,還有藥,交給其他人,他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