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的確收過一回納采禮了,不過那是鎮南侯府抬來的,有三十六抬。
但現在楚北不是楚大少爺,而是大錦朝大皇子,嫡長子娶媳婦,要是從宮裡不抬點聘禮出來,回頭二皇子三皇子他們娶皇子妃該怎麼辦?
讓外祖父掏聘禮幫外孫娶媳婦,皇上面子上也不好看啊,又不是窮的連聘禮都拿不出來的人家,需要外祖幫襯<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這不,讓欽天監把日子算算,今兒合適送納采禮,趕緊把納采禮送來了。
足足四十八抬,沒一抬都足夠分量。
周總管看了眼禮單,就倒抽了一口氣。
之前鎮南侯府送來的納采禮,就讓他大吃一驚了,宮裡送來的足足有鎮南侯府的兩倍不止。
光是珍珠,就不知道多少了,大東珠,小東珠,還有霸王珠……
就那麼多珍珠,就足夠清韻衣食無憂一輩子了。
清韻在侯府門前幫人診脈,臉頰緋紅,沒辦法,一堆人跟她道喜呢,說她菩薩心腸,救死扶傷,菩薩一定會保佑她和大皇子幸福一輩子,還有生一堆的兒女……
清韻臉皮不薄,也紅的能滴血了。
幾個丫鬟看著那些納采禮,雙眸泛光,嘴彎彎的,怎麼憋都憋不下去。
這還只是納采禮呢,回頭的禮只會重不會輕,鎮南侯府送來的聘禮,侯爺問過鎮南侯了,說不用送回鎮南侯府,侯府也不會落下半點,全給姑娘做陪嫁,再加上宮裡送的,回頭出嫁。得有多少陪嫁啊?
之前姑娘出嫁,顧及郡主公主,所以兩抬並著走,現在是大皇子娶媳婦,皇家最愛的就排場了啊。
四十八抬納采禮抬進侯府,清韻沒有進府,依然在外面幫人看病。
約莫小半個時辰。侯爺親自送禮部官員出府。
他看著清韻道。“太后找你,你進宮一趟。”
清韻眼睛眨了兩下,心下有些瞭然。應該是她不給右相夫人祛傷疤的藥,右相找了寧太妃,寧太妃覺得委屈了,找太后告狀?
要說清韻也納悶。寧太妃雖然是太后的表妹,可到底是堂堂太妃。還是寧王的親孃,為什麼要事事以太后馬首是瞻呢?
安心的頤養天年不好嗎,非得要參與立儲,她是不是吃飽了撐著啊?!
太后都沒說要毒殺她。她卻擅自做主,在太后送她的冰顏丸裡下毒,還說是為太后排憂解難。太后是誰,她要殺人。需要她偷偷動手嗎?
她擅自毒殺她,如果不是事情敗露了,太后都不知道。
尤其是若瑤郡主不喜歡寧太妃,那種不喜歡很明顯,甚至可以用厭惡兩個字來形容了。
太后也是,壓制皇上,這兩表姐妹是不是變態啊,母慈子孝不好嗎,非得要弄得跟仇人似的才開心?
清韻壓根就不願意進宮,可是太后傳召,連馬車都一併帶來了,她不去不行。
看著排的老長的隊伍,清韻眼睛微微眯起,道,“我還要給他們治病呢,能否改日再去見太后?”
禮部官員還有宮裡的公公也有些為難,沐三姑娘贈醫施藥是善舉,多少人等著她看病呢,這時候太后找她,不是招人嫌嗎?
可是,他們是奉命行事啊,太后還等著見她呢<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公公望著清韻道,“太后傳召,三姑娘還是隨我們進宮一趟吧,快去快回,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侯爺也知道太后找清韻沒好事,可是太后傳召,不去便是抗旨,乃大罪,他道,“我讓周總管將周大夫請來,代替你贈醫施藥半天,尋常的病,周大夫看足夠了。”
說著,侯爺還看著那些等著清韻治病的窮苦百姓,道,“諸位如果病情緊急,或是一些小病小痛,就先讓周大夫先幫你們診治,如果是陳年舊疾,不妨多等些時候。”
這些病人,大多都是沒錢看病抓藥,那種陳年舊疾的很少。
清韻贈醫施藥,他們才會來,現在有周大夫幫他們治病,他們哪裡會反對。
再說了,他們又沒有聾,人家沐三姑娘不是不給他們看病,是沒時間,太后傳召她呢,她都想改日再去,以他們病情為先,只是太后不許啊。
他們還從未遇到過把他們這些人的賤命放在心上的人,沐三姑娘是唯一一個。
那些人也通情達理,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