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皇上長大了,懂事聰明,過目不忘,甩先太子幾條街。
先皇動了易儲的心,興國公和寧太妃怎麼會同意呢。
當時,皇上一心想去邊關打仗,先皇和太后都不同意。
戰場兇險,哪裡捨得皇上去吃那苦頭啊。
可興國公和寧太妃覺得這主意甚好,把皇上弄去邊關,不在跟前了,先皇能看到先太子的好,再者邊關兇險,戰場上刀槍無眼,戰死沙場都有可能啊。
這不,兩人一合計,拾掇先皇,把皇上送到邊關去跟鎮南侯還有獻老王爺打仗。
本來是盼望皇上送命的,可偏偏皇上命大啊,而且接連打了好幾個勝仗,軍威赫赫,興國公和寧太妃非但沒有如願,反倒讓先皇更滿意皇上了。
兩人又可勁的拾掇太后和先皇把皇上招回來。
太后好勸,但是先皇就不那麼好哄了,再加上皇上在外,學會了那句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本來應該生氣的先皇,結果出人意料的高興,“這小子,小小年紀,翅膀就硬成這樣了,這才上了幾天戰場啊,就敢不聽他父皇我的話了,朕當年是有這心沒這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先皇縱容,皇上又遠在邊關,他們鞭長莫及了。
眼看著先皇易儲的心越來越大,再加上鎮南侯擁戴,這儲君之位遲早保不住啊。
當時,先太子又看上了皇后。
寧太妃就拾掇他找太后賜婚,太后沒答應,她覺得皇后不可能給太子做側妃,再者她和皇上更相配一些。
寧太妃當時就不高興了,幫先太子說好話,可太后不改主意,她就沒再勸了,見先太子實在喜歡皇后,都快茶不思飯不想了,就給他出了個生米煮成熟飯的主意。
只要先太子娶了皇后,鎮南侯必定不會再奏請皇上易儲了。
計劃是好的,可誰想到會出意外,而且這意外,會害先太子送掉性命。
當時,太妃只覺得天都塌了。
那是她親生兒子啊!
知道先太子是皇上殺的,先皇還要把皇位傳給皇上,寧太妃恨不得殺了皇上和皇后給她兒子陪葬,可是她得忍著,她只能站在太后的身後,默默拭淚。
她努力的挑撥太后對皇上的怒氣,幫太后出主意,要皇上在登基之時,就寫禪位聖旨,她兒子不能做皇帝,她還有孫子!
這皇位遲早是她的!
可大皇子和當年的皇上太像了,同樣的過目不忘,同樣太聰明,再加上鎮南侯府擁護,是安郡王的勁敵。
不用她挑撥,太后就很嫌惡大皇子。
後來,百官奏請皇上立太子,皇上有些動心了,她趁機讓太后宣讀聖旨,可是聖旨丟了!
寧太妃回憶以往,眸光冰冷。
如果那道聖旨不丟的話,他們何至於會淪落到今日地步?
到現在,她都不知道聖旨被誰給偷了!
寧太妃憤憤不平,狠狠地咒罵偷聖旨的賊。
逸郡王打了個打噴嚏,狠狠地揉了下鼻子,然後舉手道,“我覺得我有必要要邀功請賞了,做好事不留名不是我的性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