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她急糊塗了,沒看見東王世子、趙世子還有琳琅郡主在這裡玩的高興。
如果琳琅郡主反感趙世子,怎麼會這麼大熱的天來外院看他們釣魚?
東王一直是皇上的人,對於長公主,皇上素來敬重有加,不像當初興國公府大少爺那樣,東王府是一心想退親,只是苦於說不出口。
而且,琳琅郡主退掉的是興國公府大少爺的親事,整個京都又有幾個世家少爺能不顧及興國公府大少爺,有膽量上門來求娶琳琅郡主?
若果她是東王,皇上和太后給琳琅郡主和趙世子賜婚,估計做夢都會笑醒的。
想通了,清韻一顆不安的心就算是放下了。
東王世子和趙世子從湖裡爬起來,趙世子要回府換衣裳,東王世子笑道,“你在東王府落水,卻一身溼的騎馬穿街過市,不用半個時辰,整個京都就會流言四起了。”
再加上皇上和太后要賜婚,他這一走,這樁親事只怕會再起波瀾。
他對這樁親事是滿意的不能更滿意了,他就是拼著得罪趙世子,將他打暈了也得把人留下啊。
好在趙世子聽得住勸,這不就隨他去換衣裳了。
臨走前,東王世子還朝清韻作揖,笑道,“宸王妃,先失陪了。”
然後吩咐丫鬟好生招呼清韻,就是不想清韻走的這麼快,這樁親事雖然正中東王府下懷,但他記得清楚呢,清韻來之前和琳琅郡主說的話,是她好心辦了壞事才有這門親事的。
萬一這其中還有什麼為難之處,得問清楚了。才好避免啊。
涼亭有冰爐,這裡又是風口,很涼爽。
丫鬟端了茶過來,她才喝了一口,那邊東王和東王妃就風風火火的迎了上來。
看到清韻,兩人的臉上都帶著笑,笑的都有些合不攏嘴了。
尤其是東王妃。一近前。就握著清韻的手,笑道,“方才聽丫鬟說。你火急火燎的來王府,我還擔心是出了什麼壞事呢,卻是沒想到給我東王府帶來這麼大一好訊息,琳琅年紀不小了。我正為她婚事頭疼著呢,趙世子是長公主愛子。是我們看著長大的,哪有不滿意的?你不是好心辦壞事,只是好事,是錯有錯著了。”
她這麼說。清韻就放心了,她看了東王妃一眼,又望向東王。“那琳琅呢,她不會怪我吧?”
她最怕的就是琳琅有心上人。而她無意中亂了鴛鴦譜,這不是好事,而是遭人恨的壞事啊。
東王妃聽得一笑,握著清韻的手往前走,笑道,“你幫琳琅牽線保媒,也是為了她,為了我東王府好,我東王府感激還來不及呢,至於琳琅,她只是有些嬌羞,哪個大家閨秀聽到親事不害臊的,等過些日子就好了,況且自古親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后和皇上都要給她賜婚,是她的福氣。”
清韻聽得直點頭笑,哪怕她心底並不是很認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親事父母做主,女兒的意見不重要這樣的看法。
可這是大家根深蒂固的想法,她不想去抨擊。
東王妃只顧著高興了,倒是東王還記得詢問怎麼好端端的突然就給琳琅郡主和趙世子賜婚了?
清韻看著東王,有些慚愧,因為她不是存心給琳琅郡主找親事,而是給趙世子找嫡妻才挑中琳琅的,差別大了呢,她倒也不隱瞞,因為她知道隱瞞不住,便如實相告了,“先前我進宮給太后請安,正好碰到太后給趙世子和興國公府三姑娘賜婚,碰巧我知道興國公府大太太有心將三姑娘嫁給安郡王,三姑娘她也……這樁親事並不合適,而且長公主也不知情,現在長公主和太后關係剛剛融洽,賜婚的懿旨一旦宣佈,長公主和太后的關係可能會再次破裂,我不知道也就罷了,偏偏讓我遇上了,我必須要想辦法阻止,我搶了懿旨,太后有些生氣,我不得已只能說長公主已經在給趙世子挑了,而且有了中意人選,太后一再追問,我不得已這才說是琳琅郡主……。”
清韻說這話,那邊趙世子剛巧換了衣裳和東王世子走過來。
聽到他和琳琅郡主被賜婚的原委,趙世子心有餘悸,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他不敢想象太后真的給他和陳三姑娘賜婚了,他該怎麼辦。
他都沒見過陳三姑娘,而且長公主府一直都是站在宸王和鎮南侯府這邊的,和興國公府是對立的啊,他娶誰也不會娶興國公府的姑娘啊……
他實在想不通太后是怎麼想的,怎麼忽然要給他賜婚呢,幸好宸王妃阻止了。
他正要上前,跟清韻作揖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