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宗,萬氣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軒轅獨尊!
鑑有金光,覆映眾身。視而不見,聽之毋聞。天地包羅,群生滋真!
誦持難輟,身發無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萬祇朝禮,役使雷霆!
魑魅喪膽,精怪亡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澄澈,五氣騰騰!
今以吾之精誠,化青天之白日,望期金光之速現,明照眾生之俯仰!”
我正在看土大師的詭異表現,陳元方卻曼聲吟誦起來,那聲音真是絕妙動聽,令人恍然忘卻周身所在。
等他念誦完,那軒轅八寶鑑的光芒也起了一種變化。
一種微妙的變化。
若不細看,根本就發現不了。
它還是靜靜地懸浮在半空中,和之前似乎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在感覺上,我隱隱約約覺得它多了些不可捉摸靈氣,甚至還多了些陰森森的鬼氣……
土大師的模樣變得更加奇怪了,他時而一動不動,時而手舞足蹈,時而瘋狂嘶吼……他的臉上,有時候溫和平靜,有時候猙獰可怕,有時候笑,有時候哭,像真的瘋了一樣。
這次也不知道他是裝的還是真的,總之,我看的有些驚心動魄。
陳元方似乎看穿了我的內心所想,悠悠道:“這次他是真的快瘋了。寶鑑之下乃是一個幻術,名作鏡花水月,他若不誠心悔過,便出不了這虛幻之境。”
“神相?”
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我突然心情一陣複雜,呆呆地看著陳元方,喃喃地重複著說道:“你真的是神相?麻衣神相?”
陳元方的目光掃向我,道:“不錯,我就是麻衣陳家第三十六代嫡系傳人,也是麻衣陳家所出的第七位麻衣神相。”
他說這些話的語氣很平常,既不是得意,更不是炫耀,而是給人一種很誠懇的感覺,他只是在回答一個問題。
而我已經激動地說不出話來了。
因為他便是這世上最偉大的相士——麻衣神相!
他現在就站在我面前,沒有說太多話,也沒有做太多的動作,但我的血液已經不可思議地沸騰起來!
十四年前,陳弘德給我講過的有關麻衣神相和陳家的往事,突然一下子浮上心頭。
“麻衣相法”在民間流傳的很廣,有很多算命先生都自稱是“麻衣神相”,也有很多相術著作題名叫做《麻衣神相》,但那都不是真正的“麻衣神相”!
真正的“麻衣神相”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
“神相”,顧名思義,相術通神之人,能承擔這樣稱號的人並不多,從古至今,可稱神相者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中國歷史悠久,從三皇五帝開始,就有了命理學的傳承,也即後世所說的玄學、道學。
玄學可分為五術,也即玄門五脈,乃“山、醫、命、相、卜”。
山者修道持法;醫者救死扶傷;命者煉丹制符;相者觀天知命;術者機斷來去!
這五門相輔相成,很難有明確的界限去區分,卻又各成一支,都譜寫了數千年的不朽傳奇!
單說相術這一門,幾千年來,有名的相士不計其數,比如上古時期的伏羲,先秦時期的周文王、姜子牙、鬼谷子,秦漢時期的黃石公、赤松子,三國時期的管輅、諸葛亮,兩晉時期的郭璞、葛洪;隋唐時期的袁天罡、李淳風;兩宋時期的麻衣道人、陳摶老祖、邵康節;元明時期的劉伯溫、袁柳莊等等。
這些人若非是出自江湖派,便是學士派的,他們均是參天之道,通地之玄,神機入幽,相術之高,皆為世人稱讚,每一人都有傳說留存世間,也只有這種人才可以稱得上是神相。
而與江湖派、學士派鼎足而立的麻衣陳家,因為處世隱秘,只傳一姓一脈,因此,並不為普通世人所知,但麻衣陳家傳承千年,相術高才層出不窮,可稱得上神相的人,已經有七位之多!
自陳義山之後,《義山公錄》一脈單傳,只有那些學通《義山公錄》的傳人才能被稱為神相,又因出自麻衣陳家,因此那些神相又被稱為“麻衣神相”!
麻衣陳家之中,有些傳人天賦不夠,或對相術無意,或學藝不精,這些傳人雖然便成不了麻衣神相,因此,算下來,麻衣陳家十二字輩傳承三輪,等到第三十六代“元”字輩時,一共出了七位神相。
但三十六代就有七位神相出現,由此也可想見麻衣陳家相術的厲害了。
我腦海裡閃現過這些念想,當即走到陳元方面前神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