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另一條生財之道(1 / 2)

見遊茂學堅持,李凱宇最終只能鬆口道,“那這樣,咱們的軍官從軍校畢業後,必須去信仰大學進修一段時間。” “具體的情況由你跟他們商議後製定……” “咱們開辦的軍校畢竟是面向全國招生的,現階段就往裡面加這些東西還不太合適……” “議會長的那所學校,之所以被大家嫌棄,不就是因為非左即右的選擇嘛!” 見李凱宇如此說,遊茂學覺得的確有理。 他也已經達到了想要的結果,就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麼。 隨後,李凱宇又鼓舞了眾人一番。 這一場耗時頗長的戰後總結會議到此結束。 會議結束後,豫南支隊立馬展開了部隊的整編和任務分配工作。 1001到1003三個作戰團直接從俘虜裡篩選了三四千人,然後又從2001至2004四個團里拉了兩千餘人。 再加上那些輕傷尚未歸建的戰士們,人數便已經基本滿員。 1004團由於定位不同。 他們只從這些俘虜裡招募了炮兵、工程部等特殊兵種。 其他的戰士則都透過守備民團的介紹,直接從百姓中招募。 至於2001至2004四個作戰團,再次從俘虜裡篩選了三四千人,把各自的隊伍補充到了1500人左右。 至於剩下的人,他們同樣打算從百姓裡招募。 剩下的9000餘人俘虜,則直接被改編成豫南臨時建設兵團。 由2003團看守兵協同,負責修建方縣到旗縣,再到豫南城的水泥官道…… 豫南支隊現在沒有水泥,更沒有水泥廠。 但李凱宇相信。 只要他明天早上提出來,李公僕絕對會同樣給予他一套水泥廠所需的裝置的。 豫南地區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建設,也的確應該新建幾座水泥廠了。 反正直接用公僕幣購買一座水泥廠的裝置也不算貴,帶上發電設施也才1500萬公僕幣。 也就是一兩天繳獲的事。 轉眼間,時間已經來到了中午。 初步整編完畢後的各團奔赴各自的防區。 豫南地區的各鄉鎮幾乎全部交給守備民團駐守。 2002團和2004團則分兵駐守幾座縣城,維持基本的日常治安。 兩個團除了在西邊的峽縣和東邊的方縣各自駐守了一個營之外,其他各座縣城都只駐防了一個連的兵力。 1002團的團部和主力一營,同樣駐守在了方縣。 二營和三營則駐防在了南方的野縣。 1003團則負責駐防豫南城。 至於1001團和2001團則被選中成為首月打出去的部隊,已經以連排為單位分別向豫中和鄂北地區的村莊突進。 1001團作為主力團,當仁不讓地選擇了還有一萬反動派殘兵的山頂城的村鎮區域。 2001團則選擇了向豫南西南方向堰城的村鎮發展。 至於李凱宇,則在吃過午飯後迴歸了豫南城,開始處理日常事務。 豫南地區雖然沒什麼像樣的工廠,產業,但有著五百萬人口在,雞毛蒜皮的雜事卻並不少。 好在,隨著豫南支隊守備民團的成立。 雖然不能徹底杜絕一些事情的發生,但隨著那些土匪惡霸統統被送進了豫南工程隊。 再加上鄉下所有的土地都被平分給了農民。 整個豫南地區的風氣立馬比之前強了百倍不止。 短短兩個星期之間,便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景象。 不僅僅是鄉下,就連城鎮以及縣城裡的商戶和潛藏的反動派們。 發現這支新走馬上任的部隊除了維持日常治安,制止一些犯罪行為,以及收取固定比例的商稅之外,其餘一切不管。 慢慢地也開始活躍了起來。 甚至有人直接上門拜訪,想要跟豫南支隊做生意,甚至直接上門推銷產品…… 推銷的產品,包括但不限於火柴、肥皂、牙膏、玻璃、鐘錶、腳踏車、各種酒類,以及布匹等等。 這才使得李凱宇需要處理的日常事務逐漸增多了起來。 看著眼前這一堆檔案,李凱宇不禁尋思起來,他是不是應該也搞幾條輕工業產品的生產線出來。 比如說,他們推銷的火柴、香皂、牙膏之類的這些輕工業產品。 生產起來並不難,但賺取的利潤可是一點都不低。 李凱宇經過這些天的打聽得知。 如今華夏境內這些輕工業的生產基本都是靠手工製造為主,產能低下。 就算如此,一個規模相當的工廠,年利潤都可以達到上百萬到幾百萬大洋不等。 淨利潤也足足有幾十上百萬大洋。 折算成公僕幣,也足足有幾千萬到上億了。 這點淨利潤看似不多,但桃花村中能夠購買的各種生產線和裝置,遠遠不是目前這些工廠能夠比擬的。 電動生產線一開,產量直接提升十倍,成本下降個幾成豈不是輕而易舉? 到那時,每年的淨利潤就可以達到幾億到十億了。 一百家下來,不就是幾百上千億了嘛! 那幾百上千家呢? 賺取的利潤又能武裝出來多少大軍? 李凱宇頓時發現,他好像又找到了一條給桃花村帶來鉅額利潤的生財之道。 他頓時興奮的雙眼充滿喜色。 “咚咚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