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桃花村召開每日例行會議的時候。 華夏大地的百姓便已經起床開始了新一天的辛勤工作,各地中學生們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學習。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由則國自由……”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豫南地區的中學生同樣也如往常一樣,開始了每日的晨讀。 彷彿豫南最近幾天發生的幾場大戰跟他們並無關聯,也未曾波及到他們絲毫。 站在窗臺外躊躇不肯前的老先生,聆聽著他們誦讀聲中那前所未有的怨氣,卻知事實並非如此。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國家興亡真正波及到的何止只有百姓。 即便是這些出身富貴的公子哥同樣不能倖免。 在這個年代,能夠讀得起中學的,幾乎不可能有百姓家的孩子。 百姓家的孩子年紀輕輕就要擔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幫助父母一起養育一家妻兒老小。 別說中學了,連上小學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 但……之前的每次戰亂,也僅僅是波及很少一部分學生罷了。 像這次把城中幾乎所有……反動派都連根拔起的大帥,還是亙古未有。 僅僅如此也就罷了。 幸得新大帥還有幾分仁心,未曾波及這些學生分毫。 但昨天晚上新大帥下發的通知,就實在出乎老先生的意料之外了。 這位幾乎把這群學生父母都審判後拉去修路的新大帥,竟然要開辦大學。 並強制這群中學生選擇其中一所或者多所去考試,真是亙古未聞。 昨天晚上,他可是一夜未眠,百思不得其解。 但更讓他沒想到的是,今天早上那幫人又來了,並交給他六十封信。 說這些都是學生父母所寫,讓他轉交給班中的所有學生。 身為三年級一班的級任老師,老先生可是知道。 全班這六十個學生中,可是有幾個剛剛成為孤兒的。 也不知道他們的信都是誰寫的? 好奇之下,老先生輕輕撥動著那一摞信封。 當看到落款是其中一位孤兒的那封信的寫信人竟然是那幾個大字時,老先生微微一愣。 他……對這位大帥的這些迷之操作實在是看不懂了。 但,為了生存,上面交代的這些事情,他還是要辦的。 “叮鈴鈴……” 伴隨著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或端正,或隨意地坐在課堂上,等待著各自的先生前來教學。 畢竟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都有學習好的和學習差的學生。 “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然而,這些學生卻並沒有等來教書的先生,而是等來了各自的級任老師。 “今天有一個很遺憾的訊息要告訴大家,那就是……咱們學校今年的教學課程到此結束。” “你們……畢業了!!!” 聽到老先生的宣佈的這個震撼的訊息,臺下的學生們頓時喧譁了起來。 “先生,今年下半年的課程剛剛開始,還有半個學期沒上,怎麼就突然畢業了呢?” “先生,是不是新來的大帥威脅你們的,我……我去找他拼命去!” “同去!這老匹夫實在可惡,不僅害得勞資家破人亡,還斷了我等的前程,勞資去跟他拼了!!!” “同去同去,新大帥這可是要斷了咱們宗族的香火,我等還如何苟活於世?” “沒錯,讓我等父母去修路,斷絕我等前程,何等陰險狡詐!!!” “……” 民國的中學生本就是義氣方剛的年紀,正值少年,風華正茂。 再加上大部分同學的家資都被收繳,父母也都被送進工程隊去修橋鋪路,心中自然存有怨氣。 幾番言語附和下來,寧肯血濺高堂,也要一起去找新來的大帥算賬。 “同學們,大家安靜,聽老夫說幾句再行動也不遲!” 老先生當了幾年這群學生的級任,還是有一定威望在的。 聽到他要講話,大家都安靜了下來,但一個個依舊一副義憤填膺,熱血上頭的模樣。 “首先我要承認的是,的確是新大帥下令讓你們提前畢業。” “但……他們並非針對你們,也並非因為你們的父母……” “他下令要求,豫南境內所有的中學生全部都提前畢業,包括那些剛上了半年課的一年級新生。” 臺下的學生聽此,頓時面面相覷。 既然這位新大帥不是故意針對他們,那他的這番行徑又作何解釋。 莫非……他是幾十年前的那種復古派? 正當大家疑惑不解時,老先生給出了答案,“至於原因,也很簡單。” “咱們的新大帥就在今天,剛剛成立了四所新的大學:豫南軍事大學、豫南信仰大學、豫南大學、豫南工業大學。” “這四所大學分別是用來培養軍事人才、文科人才、理科高階人才以及高階工業人才的。” “他要求咱們豫南境內所有的中學生都要報考這四所大學中的一所或者多所,進行筆試和麵試。” “考試結束後,按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