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求每個建設兵團師都要配備一定數量的精銳指導員,以確保民兵的訓練和指導能夠得到有效實施。
同時,他還強調了對老百姓的宣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戰士們在戰鬥的同時,也要注重宣傳和發動群眾的力量。
最後,李浩軒還做出了進一步的指示:“除了這六十萬建設兵團的同志們。
我們還將迅速派遣重新組建的201至209九個二線步兵師,他們將分三個方向堅定地向大西北挺進。”
“在晉州方向,我們將部署308師以及新編的210師和211師,這三個師將共同駐防,確保該區域的安全。”
“雖說晉軍已經決定要改旗易幟,但我們也並不能完全不加以防範……”
“豫南地區將由309師、310師以及212師和213師四個師負責駐防,他們將嚴密監控並應對任何潛在威脅。”
“至於其餘的九個師,他們將全部被調遣至漢中平原,為下一階段對川蜀盆地的作戰做好充分準備。”
取得蘭城戰役的勝利後,振華軍再次對麾下部隊進行了一次全面改編,就連番號也有所調整。
截止到目前為止,振華軍已經擁有了十個裝備蕩寇牌裝備的主力師,以及十五個普通裝備的二線部隊。
為了方便識別,李浩軒直接把主力師的編號調整為3開頭,也就是301至310,十個編號的十個師。
而二線部隊全部調整為2開頭,即201至215,十五個編號的十五個師。
也就是說,接下來的光復川蜀戰鬥將由301至307七個主力師,和214師,215師兩個二線部隊參與。
不過,憑藉目前振華軍的軍工產能,要不了多久,這兩個二線部隊也能全面裝備蕩寇牌裝備,並更改部隊番號。
就在作戰會議即將圓滿結束時,王公僕突然表達了他的擔憂:“李公僕,如果我們這樣直接把民兵全部抽調一空,地方上的管理可能會出現混亂。
對於這個問題,您有什麼指示?”
李浩軒聞言,微笑回應:“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已有對策,雖然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已決定,今後村裡的管理事務,將由我們的傷殘戰士與村民們透過投票選舉出的代表共同商議解決。
這樣既能確保地方管理的延續性,又能充分體現民意,讓村民們參與到決策中來。”
王公僕聽後,緊皺的眉頭逐漸舒展,他點頭表示贊同:“李公僕的想法果然周到,這樣既能讓我們的傷殘戰士得到妥善安置,又能確保地方管理的穩定。”
李浩軒微微一笑,接著說:“這只是權宜之計,長遠來看,我們還需要培養更多的地方管理人才。
我會讓教育部門在各村設立學校,不僅教孩子們文化知識,也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
這樣,未來我們的地方管理就能更加規範、有序。”
在場的其他將領和官員也紛紛表示贊同,他們對李浩軒的遠見卓識深感敬佩。
大家都相信,在李浩軒的領導下,振華軍一定能夠光復川蜀,實現華夏的復興和繁榮。
會議結束後,各部隊迅速行動起來,按照李浩軒的指示進行部署和調動。
建設兵團師配備了精銳指導員,開始了緊張的民兵訓練和指導工作;
二線步兵師也陸續向大西北挺進,開始了新的征程;
各地方管理部門也在傷殘戰士和村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逐漸恢復了秩序。
與此同時,為了能夠給外界提供大量的物資保證計劃的順利進行,時空貿易員也如同雨後春筍般的不斷湧現。
他們在成功迴歸後,很快就投入到各地方的建設以及向大西北的行軍以及光復川蜀的行動中去。
少部分貿易員則活躍在各大城市,甚至遠赴列強各國。
他們將會憑藉著巨大的資源和金錢優勢,源源不斷的從外界招募技工迴歸根據地,參與到愈發轟轟烈烈的建設中來。
整個振華軍上下一心,士氣高昂,他們都堅信自己正在為國家的未來而奮鬥。
在李浩軒的英明領導下,他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實現光復川蜀的偉大目標。
時間緩緩流逝,各方的計劃也在有力的推進。
李浩軒看著隨著光復面積的不斷擴大,系統馬上就要再度升級了,臉上頓時流露出了開心的神色。
“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