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這十萬部隊的運輸,且不提他們可以從系統商城中購買到後世的大貨輪,而且還能在這個年代從鷹醬,以及列強那裡購買到戰艦。
這些船的效能或許有些落伍,但絕對不會懼怕什麼海上馬車伕那些老掉牙的戰艦的。
除此之外,振華軍的運一的樣機已經試飛成功,擁有自主產權的運二同樣已經在旌旗鑼鼓的研發中。
等振華軍擁有幾百上千架運輸機後,即便是透過空運,也能很輕鬆把這十萬人運過去……
而晉軍的使者對於振華軍的這些強大自然一無所知。
姜雲同志的話音剛落,晉軍的使者就感到一陣驚愕。
他沒想到振華軍會如此爽快地答應他們的要求,甚至還主動提出了將駐防地區定在治城——這個地理位置極為優越的地方。
治城,位於晉州大地東南部,地處上黨盆地之中。
它北接省會晉城,南鄰中原大地,西通呂梁山脈,東連太行山餘脈,是晉州大地通往中原的重要門戶之一。
治城地勢起伏較大,山地、丘陵、盆地縱橫交錯,形成了獨特的地理環境。
治城的四面環山之勢,使得它成為了一個易守難攻的軍事要地。
無論是從北方南下還是南方北上,都需要經過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治城。
而治城周圍的山地更是構成了天然的屏障,能夠有效地抵禦外來入侵。
此外,治城與中原地區直接相連,是從中原通往晉州的必經之路,這使得治城在交通和戰略兩方面都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古以來,治城便是軍事家們爭奪的焦點。
即便是在現代,它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
振華軍此次提議將治城作為晉軍的駐地,可謂是誠意滿滿。
眼看振華軍答應的如此乾脆利落,晉軍的使者只好一邊讓人立刻回去透過電臺把這個訊息傳遞給嚴大帥,一邊商談起了細節。
“首先,關於軍隊編制的問題,我們晉軍希望還能保留原本的編制體系……”使者不緊不慢地扯皮道。
“軍隊編制要跟我們振華軍看齊!”姜雲據理力爭,“我們振華軍一個主力步兵師不僅配備三分之二的半自動步槍和三分之一的衝鋒槍。”
“而且還擁有七百把機槍,四百具擲彈筒,兩百多門迫擊炮和一百多門火炮,其中重炮同樣有三四十門……”
“我這邊讓晉軍同意改編的目的就是為了日後能在裝備方面跟我振華軍看齊。”
“我們振華軍甚至可以承諾,在你們離開之前,把你們的裝備除重炮外,都跟我們主力步兵師看齊……”
“什麼?你們的一個師的裝備竟然這麼豪橫?”使者震驚了,“而且你們還願意給我們裝備???”
他以及身後的那些人們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
“為什麼不呢?”姜雲卻微微一笑反問道,“咱們好歹都是同根同源的炎黃子孫,出了家門就是兄弟……”
“你們遠去海外開……光復故土,咱們這些做兄弟的自然也要表示表示,把你們的後勤保障完善,這樣才能少犧牲點同胞……”
看著眼前的新同志感動的眼神,姜雲繼續道,“去了海外後,咱們依舊還是同胞,還接受統一指揮,又不是斷了聯絡……”
“因此我建議,把晉軍整編成九個師,共計10.8萬人……”
就在談判桌上的晉軍使者們表情愈發輕鬆時,嚴大帥也收到了他們發回去的電報。
嚴大帥在收到電報後,臉上閃過一絲驚訝的神色。他沒想到振華軍會如此大方地答應他們的條件。
可既然振華軍答應了,他們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於是,亞大帥決定派遣一部分將領和心腹前往潼關商議具體改旗易幟事宜的同時,還給談判代表發報,讓他們先協商大概的章程。
當晉軍的使者們把這個訊息帶回給姜雲時,姜雲感到非常欣慰。
接下來,雙方就關於晉軍改編的事宜進行了具體的磋商。
次日清晨,當這份報告匯聚到李浩軒的手中後,他做出了具體的指示。
一方面要求,晉軍改旗易幟的訊息要暫時隱瞞,等待振華軍調集大軍南下川蜀發動總攻後再向全國公告。
另一方面,還把290到299師,九個師的番號劃歸給了晉軍。
李浩軒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指示,是因為振華軍又要有新的大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