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要知道現在西北地區的形勢雖然一片大好,那是因為咱們牽制住了反動派的主要精力。”
“如果放任這二十萬大軍回去,他們揮師北上的話,會對振華軍的同志們形成巨大的壓力。”
“因此,咱們此戰不僅要徹底吃掉反動派這二十萬大軍,還要讓他們畏懼咱們的存在,派遣大量軍隊前來駐防。”
“如此一來,才能讓西北地區的同志們集中優勢兵力,擴大根據地,早日實現華夏的光復和振興……”
“那李勝同志的意思是?”另一位公僕問道。
“等!”李勝同志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一個最佳的出擊時機。
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偵察和情報收集,密切關注敵人的動向,以便及時作出反應。”
“可是,如果敵人一直這樣龜縮下去,我們豈不是要一直等下去?”先前那位公僕有些不解地問道。
“不,我們不會一直等下去的。”李勝同志微笑著說道,“敵人現在之所以龜縮不出,是因為他們只想出工不出力,在拖延時間。”
“可現在,西北的形勢一片大好,振華軍在大西北的戰役一路勢如破竹……”
“根據最新傳遞來的戰報顯示,馬家軍的主力已經被振華軍圍困在蘭城內,不日就要發動總攻。”
“一旦馬家軍徹底覆滅,那位就坐不住了,自然會催促咱們周邊的二十萬大軍行動起來。”
“到時候,就是咱們抓住機會,一舉徹底覆滅他們的時候。”
李勝同志的分析讓在場眾人如醍醐灌頂,瞬間明白了當前戰局的關鍵所在。
他們意識到,雖然現在反動派的軍隊一直在龜縮,但這只是暫時的。
一旦西北地區的形勢發生鉅變,他們肯定會坐不住,到時候就是光復軍出擊的最佳時機。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光復軍加強了對周邊敵情的偵察和情報收集。
他們不僅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深入敵後,還透過各種渠道獲取了敵人內部的情報。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果如李勝同志所料。
僅數日之隔,振華軍大敗馬家軍的捷報傳來,全軍歡聲雷動,士氣為之大振。
倘若他們此刻不是在隱秘處靜待伏擊敵軍的時機,只怕早已點燃鞭炮,大肆慶祝了。
這佳音宛如春日的暖風,溫柔地拂過每個人的面龐,為光復軍注入了無窮的力量與希望。
他們深知,自己等待多時的出擊時刻,即將到來。
果不其然,次日下午,偵察兵帶來了新的訊息:一直躲在富縣、田縣一帶的反動派四個師,終於從烏龜殼裡出來,開始有所行動了。
李勝同志站在地圖前,目光如炬地注視著那一片代表富縣、田縣的區域。
他知道,這一刻,他和他帶領的光復軍已經等待了太久。
如今,反動派的四個師終於開始移動,這意味著他們的機會來了。
“傳令下去,”他沉穩地發號施令,“全軍做好戰鬥準備,加強警戒,密切關注敵人的動向。”
“同時,通知後勤部門,確保彈藥和物資的充足。”
光復軍的戰士們聽到命令後,立即行動起來。
他們檢查武器、整備裝備,每個人都做好了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
他們知道,這次行動的重要性非同尋常,這不僅關乎著光復軍的榮譽,更關乎著華夏民族的未來。
在緊張而有序的準備中,黑夜悄然而至。
夜幕降臨後,烏雲密佈,突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
雨水順著山坡流下,打溼了光復軍戰士們的衣裳,冷風吹拂著他們的臉龐,但他們依舊堅守在陣地上,沒有絲毫動搖。
雖然天氣惡劣,但光復軍的戰士們卻更加警惕,他們時刻關注著下方的動靜。
偵察兵不斷傳來訊息,41師和42師正在行軍,預計很快就會穿越山下的峽谷。
這是光復軍等待已久的機會,他們必須把握住這次機會,一舉殲滅敵人。
李勝同志和這次戰役的總指揮石階同志一起同樣冒著大雨站在高處,用夜視望遠鏡密切注視著遠方。
他們看到了敵人的隊伍在雨中緩緩行進,雨水和泥濘讓他們的行進速度變得緩慢。
兩位公僕都明白,這是光復軍出擊的最佳時機。
他們相互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堅定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