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紛紛議論著這一重大訊息,章少帥的決定無疑在民間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你聽說了嗎?章少帥加入振華軍了!”
“真的嗎?這怎麼可能!上個月他們不是還兵刃相見要一決生死嗎?這就……成一家人了?”
“公告上都寫了,還能有假?這可是大新聞啊!”
“嘖嘖嘖,依我看呀,還是章家軍太過拉垮,他們的老巢被小鬼子輕而易舉地端了。”
“而現在小鬼子卻被振華軍追著打,他們沒地方去,不投靠振華軍還能怎麼著?”
街頭巷尾,茶館酒樓,到處都是人們熱議的聲音。
有的人對章少帥的決定表示理解,認為他是為了東北和華夏的未來著想;
有的人則幸災樂禍,認為章少帥落得這樣一個下場純粹是活該;
更有人則表示,南方的姜大帥失去了章少帥的支援,已經沒了跟振華軍扳手腕的底氣,這華夏未來的天要變了。
百姓們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各種觀點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世間百態的畫卷。
“想當年,章少帥也是一方霸主,沒想到今日卻落得如此境地。”一位老者嘆息道,語氣中透露出些許惋惜。
“哼,要我說,他這是自作自受,他們要是能早日率軍殺回東北……”一位中年漢子冷哼道,顯然對章少帥過去的所作所為頗為不滿。
“哎,這世道變幻莫測,誰又能料到今日之局面呢?章少帥或許也有他的難處吧。”一位文人模樣的青年感慨道。
“難處?他的難處就是太過自私自利,只顧著自己的利益,不顧國家和百姓的死活!”一位激進的青年大聲說道,引起了周圍人的共鳴。
人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對章少帥的評價褒貶不一。
就這樣,章少帥加入振華軍的訊息在百姓中間傳得沸沸揚揚。
雖然人們的看法不一,但這一事件無疑成為了當時華夏大地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各地的報紙也紛紛刊登了這一訊息,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評論。
有的報紙認為章少帥的決定是明智的,因為振華軍有著強大的實力和影響力,能夠為東北和華夏的穩定與發展提供保障;
而有的報紙則強烈譴責了章少帥的行為,認為他如此選擇就是在賣國。
南方,在得知章少帥加入振華軍的訊息後,姜大帥並未如往常般暴怒地摔碎桌面上新換的贗品瓷器。
相反地,他陷入了深深的沉默,這種沉默對於平日裡性格火爆的他來說是極為罕見的。
這種異於往常的冷靜,源自於姜大帥內心深處湧現出的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他彷彿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大廈在風雨中搖搖欲墜,那些曾經堅不可摧的支柱,如今卻一根根地崩塌。
他明白,章少帥的加入不僅僅意味著振華軍實力的增強,更象徵著雙方軍事實力強弱的轉變。
這種轉變對於一直穩固於南方的姜大帥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衝擊。
姜大帥緩緩地轉過身,望向窗外那昏暗的天空。
他知道,接下來的路將充滿荊棘和挑戰。
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他必須重新審視與振華軍的關係,甚至可能需要調整自己的戰略部署。
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姜大帥意識到了局勢的嚴峻性。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復內心的波瀾。
他知道,此刻的自己必須保持冷靜和理智,才能在這場風雲變幻中穩住陣腳,尋找到一條出路。
姜大帥轉過身來,對著身邊的親信吩咐道,“豫南地區加強防線,密切注意振華軍的動態……”
另一邊,小鬼子滿洲前線指揮部,石原小犬聽著廣播裡傳來的章少帥宣佈再次改旗易幟的訊息卻面色平靜。
只因在他看來,章少帥手下的那群土崩瓦狗如何站隊都無關緊要,當前最緊要的決策則是如何應對振華軍接下來的猛烈攻勢。
以及……帝國下一步的軍事行動到底該何去何從,是傾盡所有跟振華軍決一死戰,還是徹底放棄滿洲地區,把目光轉向毛熊的遠東地區。
石原小犬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其實很正常。
只因在發動侵華戰爭之前,毛熊的遠東地區同樣也在他們的作戰計劃中。
而之所以後來優先選擇了華夏東北,一來是距離較近,比較方便,但更主要的則是華夏勢弱,軟弱可欺。
至少在石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