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子倖存的高層很快就達成了統一的意見,並迅速地行動起來。
一方面,他們啟用了潛伏在華夏境內的間諜網路,這些間諜開始四處活動,搞破壞、傳遞情報、合縱連橫,試圖在華夏內部製造混亂。
另一方面,他們本土開始了瘋狂的徵兵行動。
他們深知,要想贏得這場戰爭,必須擁有足夠的兵力。
海軍也迅速行動起來,將帝國的精銳之士和戰略物資迅速裝載上船,運往半島的前線。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好萬全的準備。
整個帝國彷彿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所有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著準備。
儘管他們深知這場戰爭的艱鉅性,但為了帝國的未來和榮耀,他們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
……
而在另一邊,振華軍也同樣迅速地行動著,他們跟後面趕來的光復軍十幾個師彙集到一起後,足足擁兵三十萬之眾。
再加上收復了章家軍的二十萬人馬,還有光復各地區後又收攏的十幾萬章家軍,以及全國各地自主匯聚而來的數萬人。
一時之間,振華軍竟然在東北地區直接擁兵七八十萬人。
這樣的鉅額人數引得天下震動的同時,也讓後勤壓力變得空前巨大。
於是乎,振華軍不得不增加了從蕩寇鎮購置糧食等基礎物資的數量,並組織了大量的民兵以及商人從豫南城運送大量的物資供給東北地區。
由於後世這些基礎物資十分的便宜,以糧食為例,這個時代的糧食0.06塊大洋一斤,約等後世的7.2塊。
可在系統商城裡,大部分的糧食都一塊出頭一斤,兩者足足相差了五六倍。
鹽和白糖等生活物資依然,這個時代白糖0.1大洋一斤,越等後世12塊,鹽0.05大洋一斤,越等後世6塊。
而系統商城裡大部分白糖五塊錢一斤,鹽兩塊錢一斤。
也正因此,有著不限量供應的振華軍並不怕這些商人們投機倒把。
只要你們能拿得出真金白銀或者我們收購的貨物,我們就敢大批次的賣給你們,想囤積隨便囤積,看最後是誰破產。
1930年這個年代一些並不怎麼珍貴的東西對後世可都是稀罕貨,例如:
這個時代沒有化肥和農藥汙染的純天然農產品,手工製品,原生態材料,地方特產等等。
這些農產品儘管賣相不怎麼樣,有的甚至還有被蟲啃食的痕跡,但對於後世那些追求健康飲食的人來說,卻都是無價之寶。
李浩軒把這些農產品按照珍稀程度,以正常糧食數倍甚至十倍的價格掛到系統商城裡,依舊銷售火爆。
那些手工製品就更不用說了,每一件都是匠心獨運的藝術品。
無論是精緻的刺繡、別緻的陶器,還是堅固耐用的木器,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這些手工製品被掛在系統商城的網上後,同樣很快就被銷售一空。
而那些原石原木等未經過過度開採和加工的材料,特別是大光那邊山裡運出來的那些,一經掛牌直接就被拍出了天價。
至於地方特產,如珍貴的人參、鹿茸等中藥材,以及各種野生菌菇和山珍海味,更是受到了後世消費者的熱烈追捧。
而且,這些商人們還大批次購置後世工業化生產的許多小物件以及塑膠等製品。
這些玩意從商城裡購買出來,低價批發給這些商人就能直接獲得十倍甚至數十倍的利潤。
正因如此,振華軍從跟這些商人的交易中獲取了大量的利潤,用來維持前線以及根據地的日常物資的供應以及各類重工業的機床購買。
也就是說,商人參與進來大批次的購買和交換物資非但沒有造成振華軍根據地的物資不穩,反而使得根據地的經濟更為繁榮。
繁榮且巨量的商業貿易,使得豫南城聚集了大批次的人口,經濟空前的發達,隱隱呈現出盛世的景象。
即便是戰爭的風雲從未遠離豫南地區,但依舊抵擋不住廣大百姓同胞們的熱情。
全國各地的商隊不斷在豫南城匯聚,短短一個月時間,豫南城的常住人口竟然翻了數倍,達到了驚人的上百萬之眾。
而且,這個數字仍在持續攀升中,隨著豫南城聲名遠揚,更多各界精英慕名而來。
在如此繁榮的背景下,豫南城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況。
街道上熙熙攘攘,各色人等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