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神卻變得更加堅定起來,“南方的那位大帥註定是碗裡的肉,早吃晚吃差別並不大。”
“接下來,咱們振華軍的首要任務就是發展工業和經濟的同時,好好整頓好內部的一系列不好的苗頭……”
“再說,現在該急的應該是南方的那位才對,而不是咱們……”
李浩軒猜測的並沒有錯。
當振華軍宣佈要光復整個燕趙和中原地區時,南方的大帥已然焦慮不安,他渴望揮師北上,與振華軍展開一場生死較量。
然而,他手下雖然有六七十萬兵馬,但為了防範南部山區的遊擊土匪,不得不部署二三十萬人進行防守。
而振華軍在光復燕趙和中原的行動中,僅出動了三十萬人。
他們的大部分軍隊則分散駐紮在各地。
其中,大西北有三十萬餘人,東北也有三十萬人,豫南地區跟他們對峙的大軍還有三十萬人。
此外,全國各地的守備部隊也達到了三十萬人。
加上此次作戰的三十萬人,振華軍總兵力已達一百五十萬,這還不包括南方山林中的二三十萬人。
面對如此龐大的兵力,僅擁有六七十萬部隊的大帥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如此巨大的兵力差距,以及雙方裝備的天壤之別,讓這位大帥實在沒有獲得接下來戰役勝利的信心。
再加上他手下的那些將領和幕僚也紛紛建議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實現整個華夏的光復。
頓時讓這位大帥的內心也變得躊躇起來。
“夫人,你說……咱們要是提議和平談判的話,還能保得住手中的軍權嗎?”
又是一個不眠夜,大帥忍不住向身旁躺著的妻子詢問道。
“達令,以振華軍的行事風格,我覺得咱們想要保留軍權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守得住咱們的榮華富貴還是有可能的。”
妻子的關注點明顯跟大帥不同,她更加在乎日後能繼續享受到優越的生活。
“榮華富貴?”大帥對於妻子的這個觀點並不認同,“振華軍可是跟南方的那群土匪是一夥的,他們還會讓咱們保住榮華富貴?”
“達令,我可不這麼認為。”妻子搖了搖頭道,“振華軍是振華軍,光復軍是光復軍,他們……不一樣的。”
“再說了,現在他們在打天下的階段,還能夠守得住清廉的作風,可一旦他們坐了天下,我就不相信他們不會享受享受……”
“到那時,就是咱們再度乘風而起的機會……”
或許是覺得這種說法打動不了身旁的丈夫,妻子又給出了第二條路。
“倘若真的事不可為,咱們不如帶著手下的部隊,以及手中的財富去東邊的那座小島上去……”
“振華軍的陸軍部隊雖然能打,可他們手中卻沒有一艘戰艦,想要渡海作戰,恐怕還沒那個實力……”
“振華軍是振華軍?光復軍是光復軍嗎?”大帥對於什麼退路,什麼榮華富貴統統不感興趣。
可聽到妻子這句話卻瞬間恍然大悟,“我說晉州那個嚴老頭最近怎麼那麼老實,對於本座的命令也不加理會……”
“看來,或許他早就投降振華軍了!!!”
“這麼說來,他們之間或許已達成了某種秘密協議,這才讓嚴老得以繼續掌控晉州軍。”
“那麼,主動與振華軍接觸,探探他們的口風,也未嘗不是一個好主意。”
心中有了決定,大帥果斷地採取了行動。
次日一早,他立刻給振華軍發了明碼通電,表示願意坐下來跟他們進行和談,透過和平方式解決接下來華夏的統一問題。
此訊息一出,頓時天下震動。
全國各地的反應各不相同,但無疑都被這條訊息所震驚。
在南方章大帥統治的地區,人們對此感到欣喜。
多年的戰亂已經讓這片古老的土地疲憊不堪,人們渴望和平,渴望安定的生活。
他們希望這次和談能夠真正帶來和平,讓華夏大地重歸寧靜。
“終於要和談了嗎?”一位老漢激動地說,“這可是咱們老百姓的福氣啊,但願這次能真正平息戰亂,讓咱們過上安穩日子。”
而在中原地區,反應則更為複雜。
有些人對和談持樂觀態度,認為這是一個結束戰亂、恢復生產的好機會;
而有些人則持懷疑態度,擔心和談只是暫時的,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戰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