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禦與裝置:
裝甲保護:關鍵部位如指揮塔和魚雷艙有一定的裝甲保護。
聲吶系統:配備有先進的主動和被動聲吶,用於探測和識別目標。
潛望鏡:裝備有高效能潛望鏡,用於水面狀態觀察和導航。
艇員配置:
艇員編制約為30至40人,包括艇長、航海官、武器官、機械師等。
生活設施:
潛艇內部設計緊湊,但仍配備了必要的廚房、衛生設施和艇員休息區。
儘管這個型號的潛艇效能並不理想,但它依舊是振華軍的重要水下力量。
它們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海上偵察、破交作戰以及對敵艦進行偷襲。
在振華軍的海上戰略中,這批潛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為華夏民族的海上安全和戰略利益提供了又一層堅實的屏障。
這些潛艇的艇員都是經過嚴格選拔和訓練的精英,他們需要在狹小的空間內長時間執行任務,對艇員的身心素質都是極大的考驗。
然而,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的默默付出,才使得振華軍的海上力量更加完整和強大。
最後一款比較重要的艦種型別就是由後世郵輪改造成的兩艘Ⅰ型補給艦了,它們分別命名為“補給一號”和“補給二號”。
負責為艦隊提供燃油、淡水和食物等物資補給,確保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基本資料:
排水量:標準排水量約噸,滿載排水量可達噸。
尺寸:全長約180米,寬25米,吃水深度約8.5米。
動力:蒸汽輪機,總功率約60,000馬力,設計航速可達20節。雖然速度不快,但足以跟上艦隊並保持穩定的補給能力。
續航力:在15節的經濟航速下,續航力可達海里,足以支援遠洋作戰。
裝載能力:可攜帶燃油上萬噸,淡水數千噸,以及足夠整個艦隊數月消耗的食物和其他物資。
補給裝置:
燃油補給系統:高效的燃油傳輸系統,能夠在短時間內為戰艦補充大量燃油。
淡水補給裝置:採用先進的反滲透技術,確保為艦隊提供清潔的淡水。
乾貨補給裝置:包括食物、彈藥和其他必需品的快速傳輸系統。
自衛武器:
防空炮:裝備有多門40毫米防空炮,用於自衛,防止敵方飛機和低空飛行的攻擊。
機槍:多挺12.7毫米機槍,用於近程防禦和小型目標的打擊。
裝置:
通訊系統:高效的通訊裝置,確保與艦隊其他艦艇的實時通訊。
艦員配置:
艦員編制約為200人,包括艦長、航海官、補給官、工程師等技術及後勤人員。
Ⅰ型補給艦是振華海軍的重要支援力量。
它們龐大的體積和強大的裝載能力,使得艦隊能夠在遠離基地的情況下持續作戰。
這些補給艦不僅提供了物資支援,還透過其先進的通訊系統,增強了艦隊的整體作戰效能。
在遠洋作戰中,它們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確保了振華海軍的戰略靈活性和持久力。
除了這些主力型號軍艦外,艦隊還配備了一定數量的輔助船隻,如拖船、救援船和醫療船等,以提供全面的海上支援和保障。
振華第一艦隊的成立,標誌著華夏在海軍建設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支艦隊不僅擁有強大的火力打擊能力,還具備了全面的海上作戰和支援能力。
在未來的海戰中,振華艦隊將成為維護華夏海洋權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
同時,這也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民族振興的決心和實力。
這支艦隊建成後並未過於聲張,而是直接補滿油料,然後悄無聲息地向著東南亞地區航行而去。
中南半島的戰役已經進行了大半年的時間了。
高盧雞並不甘心失去這塊肥沃的海外殖民地,一直在從本土和其他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斷的增兵。
之前,由於華盟一直缺乏強大的海上力量,對此一直都無可奈何。
如今,伴隨著振華第一艦隊的建成,也是時候維護華盟的海上利益不受侵犯了。
同時,振華軍的造船廠工作不僅沒有因之前的成就而停滯,反而變得愈加繁忙。
為了滿足海軍建設的需求,李浩軒做出指示,要加大海軍基層人員的培養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