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被殲一的首飛表演深深吸引,他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空中的飛機,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 當殲一完成最後一個動作,穩穩地降落在跑道上時,整個機場瞬間沸騰了起來。 歡呼聲、掌聲此起彼伏,人們紛紛向俞思遠和殲一致敬。 他們知道,這一刻將永遠載入蕩寇鎮的歷史史冊,成為蕩寇鎮人民永遠的驕傲和自豪。 李浩軒站在人群中,望著降落的殲一,心中充滿了激動和感慨。 他知道,這款飛機的成功首飛,不僅代表著蕩寇鎮航空工業的崛起,更象徵著蕩寇鎮人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蕩寇鎮的航空工業一定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俞思遠從殲一中走出來,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和喜悅。 他知道,他完成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行任務,為蕩寇鎮的航空工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他走向李浩軒,“李公僕,幸不辱命,這款初代的螺旋槳飛機設計的十分成功!!!” “好!很好!”李浩軒此刻的情緒同樣十分激動,“思遠同志,你為我們蕩寇鎮爭了光,為我們的航空工業開了個好頭! 這次首飛表演太震撼了,我相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殲一的魅力!” 俞思遠微笑著回應道:“這都是大家的功勞,沒有大家的支援和努力,我也不可能完成這次首飛任務。” 在眾人的歡呼聲中,殲一的首飛表演圓滿結束。 但蕩寇鎮的航空工業發展之路才剛剛開始。 首飛成功之後,在得到眾人的一致肯定後,李浩軒再次召開了一個簡短的小會,開始探討起了關於殲一的量產化之路。 “同志們,咱們蕩寇鎮的首款殲擊機殲一已經定型成功,接下來咱們需要考慮的就是量產的問題了。” “雖說這款飛機還有些簡陋,而且咱們也尚未解決全部零件的自主生產,但總算解決了有和無的問題。” “對於這款飛機的量產問題,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 眾人聞言,紛紛陷入了沉思。他們知道,量產殲一併非易事,需要克服諸多技術難題和生產挑戰。 然而,他們也深知,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是蕩寇鎮航空工業騰飛的起點。 片刻之後,一名工程師率先發言:“李公僕,我覺得殲一的量產問題其實就是發動機的獲取問題。 咱們的殲一雖然基本都是透過購買相應的零部件組裝而來,但除了發動機之外的零部件並不算昂貴,僅需要一百多萬公僕幣。 這也意味著,只要咱們掌握了這款600匹馬力發動機的生產技術,殲一咱們想要多少就能生產多少了。” 李浩軒聽後點點頭,他明白這位工程師所說的話的分量。 發動機一直是航空工業的核心,掌握了發動機的生產技術,就等於握住了航空工業的命脈。 “你說得對,”李浩軒肯定地說道,“發動機的生產技術確實是我們量產殲一的關鍵。” “不過……關於這款發動機的量產問題,咱們已經有外貿部的同志去著手解決了。” “就在今天,已經有幾位貿易員的同志乘坐著飛機或者輪船離開了華夏,前往了鷹醬、毛熊、約翰牛等列強國家。” “他們的使命,便是在那些國家中尋找並收購相關的高新科技企業,或是建立生產線。” “這樣一來,我們便能夠藉助外部力量,迅速突破發動機生產的瓶頸。” “也就是說,對於咱們蕩寇鎮的同志們來說,初期的相關核心技術將會直接從這個時空進行購買。” “然後大家再以此為基礎,藉助商城中的民用產品或者相關專業書籍,迅速自主研發並更新換代,確保咱們能在未來的科技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李浩軒的這番話讓在場的眾人精神為之一振。 他們明白,一旦外貿部的同志們能夠成功完成任務,那麼殲一的量產化程序將大大加快。 “李公僕,要是發動機問題能解決的話,咱們殲一的產量就只跟相關領域的優秀工人的多少和熟練度有關係了。” “熟練工人的人數越多,我們組裝的越快,憑藉目前的幾十號人手,只要發動機供應充足,每個月的產量大概能達到五十架左右。” 李浩軒聽後點了點頭,表示對這個預測的認可。 他知道,在初期階段,產量並不是最關鍵的,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穩定的生產線和質量保障體系,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很好,”李浩軒說道,“那我們就以這個預測為基礎,制定出一份詳細的生產計劃。 同時,我們也要加大對工人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和生產效率。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產量一定能夠不斷提升。” 李浩軒的話音剛落,眼看殲一的生產計劃就此定下。 卻有一名與會的同志突然開口反駁道,“李公僕,我不認為咱們大批次生產殲一是一種好的選擇。” 這名同志的發言立刻引起了全場的注意。 李浩軒微微皺眉,但並沒有打斷他,而是示意他繼續說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