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臨巨大的挑戰和肩負重要的責任,但他們堅信,只要他們團結一心、攜手努力,必定能夠為這片歷經百年苦難的土地開創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與此同時,從次日清晨開始,那些迴歸的時空貿易員同志們,在聽聞李浩軒宏偉的計劃後,無不心潮澎湃,充滿鬥志。 伴隨著他們的再次迴歸,一車又一車的低價教育書籍、收音機和黑白電影裝置被運送到這片熱土上,猶如文化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 與此同時,振華軍的廣播站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 搭建廣播裝置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採購眾多裝置,包括高頻率短波發射機、高效天線、調製器、電源系統、冷卻系統以及管理和控制裝置等。 幸運的是,系統商城提供了一站式解決方案。 只需要李浩軒支付十億公僕幣,就能購買一套覆蓋全國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播裝置。 而且,這套裝置還可以透過搭建中繼站,甚至未來有條件之後發射衛星的方式,把 廣播訊號傳遞至全球。 為了百年大計的教育計劃,李浩軒自然毫不猶豫,買它!!! 買完之後,經過深思熟慮和集體討論,李浩軒決定將這套珍貴的裝置安置在秦嶺最高峰的太白山上。 命令一下達,振華軍立即行動起來,迅速組建了一支專業的電臺搭建隊伍。 為了吸引頂尖人才,他們甚至動用了空001旋翼機師,前往華東根據地以及各大城市接來了眾多無線電領域的精英。 短短兩天時間,一支由頂尖工程師、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組成的隊伍匯聚在太白山腳下,準備開始這項艱鉅的搭建工作。 隊伍的領頭人是一位在後世享有盛譽的無線電專家——王錚同志。 王錚站在隊伍前,環視著身邊這群充滿激情和鬥志的戰友們,嚴肅地說道:“同志們,我們的任務是將這套廣播裝置安裝在太白山上,確保訊號能夠覆蓋全國。 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也是我們為振興中華文化、啟迪民智所必須承擔的責任。 讓我們攜手並肩,克服一切困難,完成這項光榮的使命!” 太白山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給搭建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隊員們經常需要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跋涉,揹著沉重的裝置攀登險峻的山峰。 有時,他們還需要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進行高空作業,安裝天線和調整裝置位置。 然而,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隊員們並沒有退縮。 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援,用智慧和勇氣一次次戰勝了困難。 在搭建過程中,他們還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和最佳化設計,確保廣播裝置能夠達到最佳的傳輸效果。 經過一個星期的日夜奮戰,廣播電臺終於在太白山上搭建完畢。 當最後一根天線架設完成時,整個隊伍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他們知道,自己為這片土地上的文化傳播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此刻還不是慶祝的時候,因為他們還需要進行最後的測試,確保廣播訊號能夠穩定地傳遍全國。 “電臺測試工作現在開始,同時,給華東根據地的同志們發報,讓他們把收聽到的內容透過電臺傳遞回來,以確保訊息廣播資訊的穩定以及準確性。” 王錚同志站在發射機前,深吸了一口氣,然後下達了測試的命令。 廣播員迅速調整裝置,準備播放第一次廣播。 他轉身看向王錚同志,詢問道:“隊長,咱們播放什麼內容?” 由於為了測試廣播的穩定以及準確性,播放的內容是隨便選取的,並沒有跟華東根據地以及其他地區的同志們通氣。 王錚卻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當然是播放咱們振華軍的軍歌,我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聽到我們振華軍的聲音,感受到我們的力量和決心。” 廣播員點頭表示明白,然後立刻開始操作裝置。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 “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戰士們整齊步伐奔向苦難的地方,戰士們整齊步伐奔向四面八方的戰場……”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後的勝利!向全世界的解放……” 很快,高亢激昂的振華軍軍歌在太白山上空迴盪起來,透過無線電波傳向四面八方。 在場的眾人同樣屏息聆聽,心中充滿了激動和自豪。 他們緊握著拳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彷彿回到了那些戰鬥的歲月,重新感受到了那份為國家、為民族而戰的豪情壯志。 這是他們第一次透過自己搭建的廣播電臺向全國播放內容,意義非凡。 隨著軍歌的播放,他們彷彿看到了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收聽這個頻道,感受到了振華軍的堅定信念和昂揚鬥志。 與此同時,在華東根據地,當軍歌的聲音從收音機中傳出時。 早已圍觀在礦石面前的眾人們微微一愣,然後情不自禁地跟著也哼唱起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向最後的勝利!向全世界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