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光復漢中(1 / 2)

“因此,我決定明天上午九點,明碼通電全國,宣佈投誠豫南根據地的事宜。” 眾人聽到這裡,心中不禁一緊。 他們知道,這個決定意味著他們將放棄抵抗,選擇投降。 但是,他們也清楚,這是目前最好的出路了。 鄧大帥頓了頓,繼續說道:“我知道這個決定對於大家來說很難接受。但是,我們必須為大局著想。” “戰爭已經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太多的災難和痛苦。” “我不忍心看到百姓們繼續受苦受難,不忍心看到漢中平原地區慘遭戰火蹂躪。” “我希望透過投誠的方式和平光復這片土地,讓百姓們能夠早日過上安寧的生活。” 眾人聽到這話微微一愣,但很快他們的眼中立馬閃動起感動的淚水。 身為老油條的他們明白,鄧大帥如此說是為了日後統一口徑。 在場的眾人自然選擇無條件遵從,畢竟,這也符合他們的利益。 鄧大帥的話音剛落,現場便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掌聲熱情且激烈,彷彿在宣誓著鄧大帥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他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出於無奈和大局考慮。 在場的眾人也明白,從這一刻起,他們的命運將與鄧大帥緊緊相連,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鄧大帥環視了一圈眾人,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因此,我懇請諸位能夠理解並支援我的決定。” “我們雖然選擇了投降,但是我們並沒有放棄對於未來的追求和夢想,為百姓謀福利的宗旨。” “我們要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一定能夠繼續發光發熱,為百姓服務,為這片土地帶來和平與繁榮。” 鄧大帥的這番話彷彿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們紛紛用掌聲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和認同。 掌聲再次響起,比之前更加熱烈、更加持久。 這好像不僅僅是對鄧大帥決定的贊同,更是對未來和平與繁榮的期盼。 掌聲中,眾人的眼神裡充滿了堅定和信念。 彷彿在宣誓著,他們雖然選擇了投降,但他們的初心和使命從未改變。 他們依然是為了這片土地和百姓的福祉而奮鬥,只是方式發生了轉變。 鄧大帥看著眾人,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自己並沒有看錯人,這些兄弟們願意跟他一起共渡難關,一起等待那個時機的到來。 他們的掌聲和眼神,給了他無盡的勇氣和力量。 掌聲漸漸平息,鄧大帥繼續說道:“兄弟們,感謝你們的支援和理解。” “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無論面對什麼困難和挑戰,我們都能夠克服並取得勝利。” “讓我們一起為了未來的和平與繁榮而努力吧!” 眾人齊聲應和,他們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和曙光。 這一刻,他們的心緊緊相連,共同為了一個目標而奮鬥。 第二天上午九點整,鄧大帥準時釋出了明文通電。 電文中,他深情地寫道:“鑑於當前局勢之緊迫與民眾之深重苦難,本人實不忍見戰火肆虐、百姓流離失所。 為保衛漢中平原地區的百姓安寧與家園完整,我毅然決定率領部隊投誠豫南根據地,期望透過和平手段恢復漢中平原的秩序與和平。 衷心祈願天下早日實現統一,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享受太平盛世。” 隨著通電的釋出全國震動。 各方勢力無不對鄧大帥的這一重大決定表示出極大的震驚與關注。 人們都在猜測,這場戰爭的走向將會為當前的全國局勢帶來怎樣的改變,而鄧大帥的這一決定又將對整個華夏產生怎樣深遠的影響。 …… 就在鄧大帥作出投降決定的這短短三日之內,川渝一帶的局勢亦經歷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川城的柳大帥在得知鄧大帥敗局難以挽回,漢中平原即將易主的訊息後,當機立斷地暫停了對駐守在霧鎮的201師和299師的攻勢。 撤軍之際,他精明地留下兩萬精銳駐守關隘要地江縣,此城不僅是漢中通往蜀中的咽喉要道,更是軍事戰略上的重城。 而他麾下的另外四萬大軍則迅速回撤至川西北,與從川城緊急調遣的五萬增援部隊會合。 這股龐大的力量隨即對僅餘三萬兵力的田大帥發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 在精心安插的內應協助下,柳大帥的軍隊一路高歌猛進,所向披靡。 短短三天之內,原本坐擁20餘座縣城地盤的田大帥,其勢力範圍便被蠶食了近半。 隨著戰局的持續發展,柳大帥全面吞併田大帥的地盤,進而佔據整個蜀西地區,已然成為了不可逆轉的定局。 在同一時刻,坐鎮慶城的劉大帥亦開始緊鑼密鼓地佈局。 他與蜀中地區的楊大帥暗中聯手,驟然出兵,集結了十二萬之眾。 這支龐大的軍隊如雷霆般迅速且果斷地分為兩路,輕易地吞噬了僅有一萬五千人的李大帥勢力和七千兵力的羅大帥部。 直至此刻,外界才震驚地發現,原來那一直與劉大帥對立的楊大帥,竟是其秘密培育的嫡系力量。 他們的野心並未因此滿足,而是選擇乘勝追擊。 大軍毫不遲疑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