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的部落發動了攻擊,在一天之內,掠奪人口近兩千人,可謂收穫頗豐。又因為廉堡地處河西極東之地,所以尹奉的行為,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不管是紅澤,還是其他的部落,都保持了沉默。
是夜,曹朋坐在中軍大帳之中,翻閱著賈逵送來的報告。
短短數日,廉堡兵馬共出擊六次,襲掠廉堡周圍大小部落共九個,掠奪大量的人口,並登記造冊。同時,隨著廉堡建設的加速,也開始有計劃的歸攏那些俘虜,投入建設當中。如此一來,廉堡的進度大大加快,預計在八月二十六日前,完成廉堡外城建設。賈逵懇請曹朋,給予廉堡建設的下一步具體安排……
揉了揉太陽穴,曹朋放下報告。
人還是不夠啊!
紅水縣的營建已經開設,而廉堡的建設,也需要加快進度。
勞力暫時夠了,但曹朋需要更多的幕僚參與其中。他開始感到後悔,早知如此,就該多帶些人過來。也不知步騭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到達,希望不要等的太久!
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
蘇由走了!
他不得不暫時離開紅水縣。
不過,蘇由並不是隨蘇雙一同返回中山國,而是另有任務。在離開紅砂崗的時候,蘇由就得到了蘇雙的吩咐: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可以離開河西,必須要在可能的站穩腳跟,得到曹朋的認可。唯有這樣,蘇家日後遷來河西,才可以獲得更大利益。蘇由並不是商人,早年間還曾在安平書院讀過書,被舉為孝廉。
安平書院,並不為後世人所知。
提起三國,人們很容易想起潁川書院、水鏡山莊等地方,但實際上,安平書院的地位絲毫不遜色於潁川書院。在河之北,有三大書院,分別是鉅鹿學舍,安平書院和東武書院。其中,鉅鹿學舍是官辦機構。而安平書院和東武書院,則屬於私立書院。這兩家書院出自一姓,卻有分屬兩家。安平書院屬博陵崔氏所創,其代表人物,便是前太尉之子崔均,以及崔均之弟,崔鈞……呵呵,您沒看錯,是崔鈞和崔均。也許崔均的名聲不算顯赫,但他的兄弟崔鈞,卻極有名氣。
此人,便是襄陽四友之中的崔州平。
東武書院,為清河崔氏所有。
這兩家本為一族,後分裂為博陵清河兩宗。兩宗之間的明爭暗鬥從未停息過,相互間一直在較勁兒。蘇由,屬於博陵崔子弟,擅長經典。中山國蘇氏,累世經商,成為今日河北巨賈。但到了蘇雙這一代後,敏銳的覺察到,單憑商人的身份,很難使蘇氏成為真正的豪門望族,於是便著重培養蘇由,希望蘇由將來可以在士林中有所作為。唯有這樣,中山國蘇氏,才有可能真正的飛黃騰達起來。
只可惜,蘇雙的這個計劃還未來得及實施,袁紹已經戰敗。
本來,蘇雙已絕了讓蘇由入仕的念頭。可是碰到曹朋後,他這個想法便死灰復燃。
家裡的生意,不需要蘇由費心。
自有蘇雙次子蘇平來負責打理。蘇由只要能夠在曹朋帳下站穩腳跟,便是對蘇家最大的貢獻。蘇由這次離開紅水縣,是奉曹朋之名,前往富平,起出張家庫藏。
八千漢奴的到來,的確是緩解了曹朋人手的壓力。
可同樣的,也給曹朋帶來了一個新的難題……糧草、輜重,以及各類的生活物資。
曹朋本來準備晚一點再起出富平庫藏,可隨著八千漢奴的到來,令他不得不提前行動。否則,但只是這八千漢奴的溫飽,就足以讓他感到頭疼。在決意起出富平庫藏的同時,曹朋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許都,希望能尋求到更多的幫助……
河洛換裝已經完畢,接下來將會開始在關中換裝。
當新的軍械裝備送抵關中時,會有大批陳舊的輜重灌備被淘汰……
按照規矩,這些裝備軍械,由武庫令清點登基造冊,而後進行處理。比如那些被淘汰下來的環首刀,會被送往河一工坊回爐。執掌換裝事宜的人,便是許都城門校尉,也就是曹朋的老爹曹汲。曹朋思來想去,似乎也只能從這方面著手。
曹軍被換下來的軍械,在中原地區並不值錢。
可是在西域,在漠北……這些東西,還是能產生一些價值。
曹朋現在需要大量的物品,單純的依靠朝廷供給,顯然也不太現實。
曹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河北,輜重糧草軍械,優先供給河北戰場。至於河西……說實話能夠得到的支援並不多。如果不搞些歪門邪道,曹朋還真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