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宦實老婦聽見了這些話,也心中甚喜。暗道:我兒果然竟成個大好人了。【兒一變至於好。】可見做好人也不在乎讀書。【宦老此言迂甚,豈讀書者便是好人耶?有大通的人偏用其才,那心地比不讀書者更壞,古今來不勝屈指。】他與童家賢侄都是一竅不通的,所作所為都是那大通的人所不能為,不肯為者。【不能為,其罪猶可言也。不肯為,則罪不可言也。】心中暗喜。這小娥一些也不裝生,每日絕早起來梳洗了,就到侯氏的跟前,好不殷勤小心。侯氏倒著實心愛,捨不得他。每每勸宦萼留下,宦萼執意不依,他也沒法。宦萼替小娥做了兩套衣服,侯氏又與了他幾件頭面戒指之類。
過了幾日,那日宦萼又拿了十數兩銀子,請過小娥到跟前,說道:“你住了這幾日,沒甚麼送你的。這是兩套衣服,幾件首飾,你拿了穿戴去罷。這是十來兩銀子,你拿著,後來出嫁時,添著買些嫁妝。”又是兩帖筆,兩匣墨,道:“這是我前日許你的,我今送你回去。”替他拿他的包袱都包了。那小娥道:“我父母送我來服侍老爺奶奶,如何又叫我回去?”宦萼道:“小姑娘,你是讀書明理的。我為你一場,你雖然要做個感恩報德的好人,倒叫我做個貪淫慕色的壞人麼?你心何忍?” 那小娥起先來時,所慮者恐侯氏不容,不能相安。今見大奶奶疼愛他無比,一心要在這裡。忽見宦萼叫他回去,但他是個女孩兒,怎好賴在人家要與他做妾,只得聽他。不由得淌下淚來。宦顴見他這樣戀戀不捨,心中也甚難過。對他道:“承你父女這等好情,我家奶奶又如此賢慧,我難道是鐵石心腸,當真不愛你麼?只是理上行不去,故此忍心割捨。你不要哭,好好去罷。”【宦萼愈憐愛之甚,則小娥愈感之深,更不肯去也。】叫僕婦替他拿著衣包,宦萼站起,親自送他。他又與侯氏叩頭,侯氏扶起他來,心中十分難捨,也有個墮淚之意。那小娥哭哭啼啼出去,上了轎,宦萼叫跟他的小廝送了去了。【常跟他的那小廝送去,妙妙。別人認不得他家也。此等細處,我不題出輕易看得出否?】宦萼隨後也就出門。
侯氏在房中坐著,心內想:這幾日這個孩子在跟前說話嗑牙,倒好不解悶。這樣個牛心的人,定要打發他回去。可惜我錯了,我前日該帶他上去見了公婆,求公婆留下,諒他不敢不依。正在思想著,只見門上人進來說,“向家孃兒兩個又來。”侯氏又驚又喜,喜的是他來,驚的是他去了又來何故。叫人忙去接了進來。他母親哭對侯氏道:“方才小女到家,說蒙奶奶恩典,疼他了不得。如今老爺不要他,他今生決不嫁人,情願出家持齋唸佛,保佑老爺奶奶。開啟頭髮要剪去,我把剪子搶得快,還剪下一綹子來。”在袖中拿出與侯氏看,又道:“我夫妻再三阻他,他決不依。沒奈何,只得又同他來,求奶奶勸勸老爺留下罷。”侯氏把小娥一看,他頭髮挽著在頭上,兩隻眼睛哭得通紅都腫了,心中甚是不忍。道:“我勸過多少,他不肯聽,叫我也沒法。我有個道理,我帶了你母女去求老太爺老太太。若他老公母倆做了主,就不怕他不依了。”那空氏好生歡喜。
侯氏就帶著到公婆屋裡來,他母女二人叩了頭。侯氏將這宦萼不肯收這女子,自己怎樣再三勸著不依,並他女子要剪頭髮出家的話,詳細說了。如今要求公婆勸兒子留下他,他方不敢違拗,才可救得這個女子。宦實心中甚喜,兒子的好事不消說了,這個女子如此賢孝,又知恩報德,已屬難得。媳婦又這樣賢慧,更為可喜。便道:“我前日聽得兒子肯留這女子,我心甚喜,這正是理所當然。你既如此賢德,這女子如此賢孝,我成你兩人之美。”吩咐家人道:“叫了你大爺來。”侯氏道:“他不在家裡。”宦實吩咐一個僕婦道:“看你大爺來家,叫他來。”又向侯氏道:“把這孩子叫他梳洗了。”他母女連忙叩謝了,都歡歡喜喜同侯氏回房。他母親辭了回去。侯氏吩咐僕婦們拿水與小娥沐浴了,叫他換了一身新衣。看著他梳洗,梳頭已畢,與他戴上許多珠翠。
下午時,宦萼回家。到了內中,見小娥又在屋裡。滿頭珠翠,遍體羅綺,打扮得嬌嬌滴滴。正才要問,只見個僕婦向前道:“太老爺問了老爺好幾遍可曾回來,請快去,有要緊的話說呢。”【省筆法。】宦萼忙到父親房中,那宦實就將小娥怎樣要剪頭髮出家,誓不嫁人,並媳婦賢慧的話說了。便道:“他來求我,看那孩子甚有造化,你留下他罷。”宦萼的意思還有些不肯,迫於父母,不敢違拗,低著頭不作聲。宦實見兒做難,解說給他道:“你當日救他,是一番的好心。今不收他,他果祝了發,不是你反害他了。你的心,天地鬼神已知。又是我的父命,再不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