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一聽:“夜鼓急朝!”
莫不邪:“大人,除非邊關有戰事才會夜鼓急朝。如此看來,王女逃亡的事宮裡已知!”
石買:“宮裡如何而知?”
莫不邪搖頭道:“且莫管宮裡如何而知,大人得備著如何應對監國太子。”
石買:“應對?”
莫不邪:“大將軍試想,大王讓太子監國已經幾年?”
石買:“快六年了。”
莫不邪:“這六年來,太子是否一直雄心勃勃?”
第一章 太子妃逃亡(3)
石買:“太子一直有強國的願望。”
莫不邪搖頭道:“誰不想強國?大王讓太子監國攝政這麼多年,可太子一直未掌到實權,太子心裡一直憂悶著哪。”
石買:“你是說太子會利用王女逃亡事件而……”
“至少太子會堅決迎回王女!”莫不邪已截話道。
石買:“那大王會怎樣想?”
莫不邪:“牽涉到兒女私情,大王那兒……恐發不出話來。”
石買:“你是說大王會很猶豫?”
莫不邪:“大王至少要察看了情形才會說話。”
石買:“我明白了。快備車!”
越王殿,夜。
鼓聲密如蹄動!殿外的石階上,入朝的大臣們腳步驚慌,幾乎踏空。武將們皆已著盔甲武服,大步而行時,振得渾身的甲片鏘鏘而鳴。
殿內燈火大明。勾踐不知何時已端坐於監國太子之位。正中的王位卻虛位以待!文臣們捧正了手中的象牙笏板,悄無聲息地疾行而入班。
太子宮,夜。
雄偉的吳王宮沉於夜幕中。“啪啪……”清脆的鞭聲忽將寂靜打碎。透過玉珠簾,吳國太子波手持一鞭,正揮鞭亂抽他的宮人。宮人們跪了一地,捱了鞭子的痛苦掙扎,未挨的更嚇得將身體蜷縮成一團。
正鞭打著時,太子波忽就氣喘吁吁,額冒冷汗,鞭子垂落於地,搖晃著要摔倒。宮人們大驚,自地上一擁而起,邊扶住太子邊大呼著:“太子,太子……”更有人高叫,“快傳太醫!”儲君宮亂成一團。
越王殿,夜。
勾踐:“大將軍,本太子等你的奏報足足等了一個時辰!”
石買忙道:“夜來老臣多喝了幾盞,邊報至後,侍人呼老臣,竟醉而不醒。”
勾踐:“不問你醉不醉酒。都這時辰了,王妹一定險之又險,你只表明你大將軍的態度,我王妹迎還是不迎?”
石買:“老臣以為迎不好,不迎也不好。”
勾踐:“到底是迎還是不迎?”
石買:“先聽聽其他大臣的吧。”
行人大夫曳庸:“臣以為,若迎王女,必引發吳越開戰,而我國弱之又弱,所以不迎。”
勾踐正欲言,朝班中司直大夫扶同厲聲道:“臣不贊同!曳庸大夫任行人之職,掌國與國關係,且不言他的話中有畏懼二字,單論其識見,幾乎與升斗小民無異。”
“司直大人,你豈能當朝羞辱我?”曳庸已怒。
勾踐冷言:“讓人把話說完。”
扶同:“行人大人,非本司直要羞辱你。小民之見,是不敢欺強卻要凌弱。可國與國之間,若弱任強而欺,便是臣服。臣服於人,豈是國之道,王之道?所以不可以國強弱而論王女的迎與不迎。”
曳庸:“當今天下,強國欺凌弱國的事還少嗎?我之所議,非論臣不臣服,而是迎了王女,會不會瞬間爆發越吳之戰。”
“臣不同意行人之議。”太史皓進道,“臣以為,戰之事可且不論,先議王女奔歸合不合乎禮。”
“何謂禮?”扶同厲問。
皓進:“嫁人從夫,嫁狗隨狗,是天經地義之事。王女出奔,失禮在前。我若迎之,無理在後。臣以為不僅不可迎,即使王女有歸,也該送還,並卑詞厚禮,向吳請失教之罪。”
勾踐望著這一班臣子面露失望之色,但他仍耐住性子問:“行人大人,還有何議?”
石買卻道:“不知大王之意如何?”
允常寢宮,夜。
越國大王允常是個早已不能行走的人,他被六名宮娥用抬輿抬著,正在宮內兜圈。一名侍人進宮,允常立即問:“如何?朝臣們議定了嗎?”
侍人搖顱道:“未定。”
允常:“是眾臣不願,還是太子不肯?”
侍人:“監國太子未決,可大臣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