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在蓮花縣城南門外的大草坪上,蓮花縣革命群眾依依不捨地趕來,歡送準備繼續向永新進發的工農革命軍。
毛澤東對著歡送的人群揚了揚手,大聲說道:“鄉親們,不用難過,我們還會再回來的!”
越往前走,路就越難走。毛澤東在被捕脫險那天留下的腳傷,此時更厲害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這時,有些戰士看到了這一情景,紮起擔架送到毛澤東面前。
第十二章 碧血羅霄(8)
一位戰士高興地對毛澤東說:“毛委員,人家抬‘轎子’來了,你趕快坐吧!”
毛澤東搖搖頭,笑著說:“革命的路是靠腳板走出來的,不是坐出來的,還是雙腳走路好。”接著,他指指後面,說:“請你們把‘轎子’抬給傷病員坐吧,他們的腿確實走不礙。”接著,他拄著棍子繼續向前走去。
有個叫做譚希林的戰士,一看毛澤東的腳傷這麼嚴重,堅持要毛澤東坐上轎子,他說:“這怎麼能走,腳都發爛了,坐上去吧!”
毛澤東堅決地說: “大家走我也要走,大家休息我也休息,我走不贏就慢
慢跟著走。不要再說了,將轎子讓那些傷病員坐。”
他忍著疼痛,一邊走一邊同戰士們親切交談。
七、
瑟瑟秋風染黃了路邊的樹葉,衣衫破爛的工農革命軍在繼續向羅霄山脈中段行進。
不僅路途越來越艱難,部隊也越來越不好帶。
連日來,不斷的爬山越嶺,一次又一次地與前堵後追的敵人戰鬥,與日俱增的瘧疾、痢疾病號,使這支隊伍越來越疲憊不堪。
坎坷的路,崎嶇的路,漫長的路,好像沒有盡頭似的。隊伍越走越顯得稀稀拉拉,有的人乾脆跑到佇列外,一屁股坐在路旁休息;有的人跑去採摘樹上的野果子;有的人三個一群,五個一堆,咬著耳朵瞎嘀咕。
有的班長和軍官管教士兵,士兵不聽,就動起拳頭。這時計程車兵也火氣不小,舉手回打,路邊出現了官兵扭打在一起的情景。
這一切,毛澤東都看在眼裡。部隊裡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和情緒,使他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
自從蘆溪遭到朱培德部特務營和保安團的伏擊,總指揮盧德銘不幸犧牲,部隊受到重大損失後,部隊便始終被一種失敗主義的悲觀情緒所籠罩。雖然在9月26日部隊取得攻打蓮花縣城的勝利,這種悲觀主義情緒有所減弱,但並未因此煙消雲散,而是繼續籠罩著部隊。
此時帶隊的最高軍事領導餘灑度,更是牢騷滿腹。從蓮花出發向永新前進,走了一天後準備宿營,因為天色還不黑,毛澤東提議再走10裡然後宿營。餘灑度私下十分不滿地嘟囔道:“我當什麼師長,連10里路的指揮權都沒有了。”
此人到了這個時候,還保持著北伐時軍官那種“五皮主義”的外貌一一皮靴、皮包、皮綁腿、皮腰帶、皮馬鞭,一副舊軍官的派頭不改。
這支起義部隊的成員,大都是武昌國府警衛團的官兵,其中多數是各地工農運動中的骨幹分子,他們當中還有許多是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在蔣介石、汪精衛瘋狂屠殺革命群眾後,他們都懷著對階級敵人的刻骨仇恨,脫離了家庭,參加了革命隊伍。到部隊後,經受艱苦戰鬥環境的考驗,受到革命思想教育,鬥志更堅定了,成為革命軍隊的骨幹力量,這是部隊的主流。但在部隊中也有那麼一些人,特別是舊軍官出身的人,則是抱著當官拿薪水的僱傭觀念而來,在戰鬥失利和環境艱苦時自然出現悲觀動搖。有些軍官還存有隨意打罵、侮辱士兵的軍閥主義惡劣作風,嚴重影響官兵的團結。另外士兵中也有一些人是在革命高潮中來的投機分子,還有些是為了掙一個月10塊銀元的兵餉,抱著當兵吃糧的觀念而來。此時發不了餉,吃了上頓沒下頓,自然情緒低落,時常有人開小差。
經過幾次激戰後,部隊的人員槍支結構都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但編制仍繼續保持著起義前的狀況,所以便出現了官多兵少、槍多人少的情況。很顯然,這樣的組織結構,不利於下一步的作戰行動。
面對這些情況,毛澤東一直在思索,怎麼辦?怎樣建設這支軍隊?建設什麼樣的軍隊?
“砰!——”忽然,前面響起了槍聲。
“哪裡打槍?”毛澤東趕忙問道。
過了一會兒,只見營長張子清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向毛澤東報告:“又有8個人開了小差,我已派人去追。剛才那一槍估計是追趕的戰士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