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小說:金秋烈焰 作者:無組織

“你們這些狗東西,還有臉向我要槍機。要不是我病了,我要殺絕你們!”

敵兵一陣刺刀亂捅,這個寧死不屈的共產黨員,英勇犧牲。

……

部隊終於到達瀏陽上坪,這才駐紮下來。

東門一仗,三團損失很重,原先的1500多人的隊伍,突圍之後清查一下,剩下只有400餘人。除了戰鬥中犧牲和負傷不能行走的戰士,,相當多的人是被打散,一時跟不上撤退的主力部隊。

經過這一戰,第三團已經不成其為一個團了。

七、

毛澤東率領著餘部向東北方向去尋找一團,當晚撤到瀏陽上坪宿營。

第十章 血戰東門(9)

這時有一個交通員匆匆趕來,報告了一個驚人的訊息:一團這時也已遭到挫敗!

毛澤東聽了這一訊息,心情有些急切地問道:“一團還剩多少人?”

交通員說:“目前不清楚,我只聽偵察員說,一團兵敗長壽街,敵人在平江、長壽街增兵幾個團的正規軍,現在一團去向不明!……”

深夜了,經過幾天戰鬥的三團指戰員,早已疲憊不堪,除了哨兵,其餘的人員正在酣睡之中。

毛澤東披上那件灰色的舊棉襖,走出駐地,點上一支菸,深吸了一口,往東北方向張望著。

他沉思良久,喃喃自語地說:“盧德銘呀,秋收起義部隊就指望你的一團了,我沒想到一團也出師不利……”一陣涼風吹來,毛澤東感到兩隻腳有些站立不穩。因為長久急行軍,加上在張家坊水溝裡泡過一整天,從來沒有歇息過,那一雙腳鑽心般地痛,他不敢脫鞋子,腳一沾地,便感到全身疼痛難耐。他只好靠牆站立著,望著蒼茫的夜空,思緒萬千……

——“這次我軍所到之地農民並未起來。”秋收起義爆發後,最有實際體會的是起義隊伍的指戰員。

秋收起義後僅一週時間,分別以工、農、兵為主體的三個團,都遭挫敗。講起來令人感到痛心,卻又是無情的事實。

從中國共產黨中央、第三國際、中央湖南省委和秋收起義領導者們,當時期望的那種起義軍所到之處,到處歡聲雷動,群眾熱烈響應,成千上萬的青年農民踴躍參軍的場面,並未出現。致使幾千人的隊伍孤軍奮戰,而且人員越來越少,剛剛堅持幾天便不得不提出一個嚴峻的問題:起義隊伍向何處去?

農民打心眼裡擁護土地革命,希望打倒土豪劣紳,因為他們連起碼的生存權都被剝奪……但為什麼絕大多數農民卻沒有起來響應?

當時是大革命失敗後的低潮。所謂低潮,就是群眾情緒冷落。共產黨剛剛搞得轟轟烈烈的湖南農###動,被一個“馬日事變”就打了下去,老百姓中,誰敢出頭誰就受到殘酷的報復,不是被殺就是逃離。這時再發動群眾,就不能不有顧慮。何況共產黨此刻的力量比搞湖南農###動時還弱,就那麼幾個人、幾支槍,而國民黨統治正如日中天,氣焰正盛,想出現那種萬眾歡呼、踴躍參軍的場面根本不可能。

經過秋收起義七天的經歷,身為前委書記的毛澤東,已經親身地感受到,也從根本上分析出了其原因。

但毛澤東和盧德銘都不知道,在武漢的黨中央正派人來湖南開展調查。

當時中共中央曾對湖南的秋收起義寄予厚望,可是預想能成功的暴動在幾天內就遭失敗,多數起義隊伍潰散,預想的群眾響應和自發暴動都未出現。這種現實,也令正準備向上海搬遷的中共中央負責人感到氣惱。

於9月中旬,就派任弼時去湖南調查原因。

任弼時到了長沙,在湖南省委機關見到了同鄉兼熟人夏明翰。

夏明翰是個熱血漢子,為人坦誠,對黨忠貞不渝,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直言相告說:

“這次我軍所到之地農民並未起來,遠不及北伐軍到時農民的踴躍。大多數農民恐慌不敢行動,恐怕軍隊失敗大禍臨頭的心理充滿了農民的腦筋。秋收暴動部隊的將士們非常英勇,他們為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的流血犧牲……”夏明翰說著說著,不由眼眶潮溼了。

接著,在長沙主持工作的易禮容,也將秋收起義部隊的真實情況作了詳細彙報,並將毛澤東寫給省委的一封信,交給任弼時審閱。

這一封信,正是毛澤東徹夜未眠,在瀏陽上坪所寫。派交通員火速送往長沙。也剛剛送到易禮容的手中。

任弼時看過毛澤東的報告後說:“一切為革命鬥爭考慮,我不顧及有‘誣衊革命群眾’和‘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