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2 / 4)

一般。要是自己連她生病的時候,都不去請安,自己以後的日子不會好過。更別說以後想登上大寶,要是太后有意見,也是很棘手的一件事情。連父皇都對其尊敬有加,自己怎可怠慢。

簡單的洗漱一下,連早飯都沒吃,就趕過來。緊趕慢趕,雖然到皇宮的時間不早了, 但總比沒二皇子從頭至尾沒過來好得多。

這張太后在心裡記下一筆,以後還得要敲打一下張貴妃和二皇孫。自己孃家希望二皇子將來能繼承皇位,但張太后心裡像個明鏡死的,自己一個****,有現在太后的尊貴地位,受盡萬人敬仰,全是兒子皇帝劉擎宇的功勞。要是自己的兒子沒有當上皇帝,自己頂多是個皇太妃,在某個宮苑冷冷清清地終老,自己的兒子頂多是個閒散王爺,只能呆在分封的封地上,沒有皇帝的指令,不得擅自離開,自己想見兒子一面,也只能在過年的時候見一次。

自己一個老婆子,雖沒什麼大能耐,但好歹在宮中呆了幾十年,算是踩著別人的頭上上來的,哪樣宮鬥沒經歷過。別的做不了,但為皇帝立後立儲之前,把後宮管好,也算是功德一件,為皇帝分憂解難。

自己不會攙和立儲之事,只要哪皇孫有才能,能讓明碩國能過夠繁榮昌盛,就立哪個皇孫為太子。這二皇孫,一向放蕩不羈,不學無術,估計是和皇位無緣。看來自己本家侄女張貴妃的願望要落空。

這鄭貴妃出身有點低,好在大皇孫穩重,做事有條有理,很有前途。再看看這三皇孫,撇開母妃李貴妃,只看個人,小小年紀,這麼能吃苦耐勞,真是不簡單;尤其是今年的農事,撥了個頭彩。母親出身也好,雖然之前李貴妃對自己雖然談不上冷淡,但也不是很熱情。如今開始主動示好,耐人尋味,難道是李貴妃的母親,李老太太?

想想當年,自己和李老太太原本是好姐妹,為了一位男人,爭風吃醋,以至於後來不相來往。但是作為世家女兒,哪能決定自己的婚事,自己進了宮,她卻成了李家長媳。再說了,那個男人蕭公子一去不復返,這麼多年了,看來是應該化解兩人之間過節時候了。

一百九十二章 收集種子

一百九十二章 收集種子

劉天佑一直在宮裡呆了兩天才抽空出宮,等趕到李府才知道和玉已經回清水縣了。要說劉天佑心裡不沮喪那是騙人的,心裡有點埋怨和玉為什麼不等等自己。

看著外孫失落的樣子,李老太太心裡莫名想笑,都說女大不中留,男子也不是一樣。不再逗弄外孫,便說道:“凌雲,把和玉姑娘送給三皇子的禮物拿過來。”

一聽自己有了禮物,心情很雀躍,盯著端著托盤的凌雲。凌雲剛放下,劉天佑便迫不及待的開啟來看看。原來使用棉花做的棉背心和棉靴,雖然沒有隻言片語,仍能從一針一線感受到和玉對自己的關切。劉天佑把東西包好,遞給三錢收起來。

“謝謝外祖母照顧玉兒,天佑心裡記下了。”劉天佑恭敬地對李老太太說道,還行了個大禮。

“你這孩子,年齡越大,越和外祖母生分了,張嘴閉口言謝,以後莫要這樣。”李老太太嗔道,不滿劉天佑和自己這麼見外。

“天佑知道錯了,外祖母不要生氣。對了,母妃做了件棉衣送給皇祖母,皇祖母收到後很高興,連連誇讚母妃。”劉天佑對李老太太講這幾天宮裡的變化,劉天佑也知道母親以前和太后之間不是很親近。

“哦?真有此事?”李老太太心裡一動,沒想到張太后會是如此反應,一件衣服就能改變這麼多,李老太太顯然不相信。想想自己和張太后幾十年不來往,就算是女兒進宮,自己也沒有去走動。因為李老太太知道,張太后氣量是小,但心地善良,念舊情。要不然憑自己女兒那個性子,在宮中呆了這麼長時間,日子哪能過得這麼順心。這麼長時間沒來往,的確挺懷念以前一起相處的時光。可能是年齡大了,特別容易想起以前的事情,是應該做個了結了。不能把怨恨帶到棺材裡,再說了,幾十年的時光,什麼仇恨都淡了,跟別說是為了一個杳無音訊的男人。

既然張太后表示喜歡這棉衣,那就送她一件好看的棉衣。和玉賞梅那天穿得衣服就很不錯,換成深沉富貴的顏色就可以。

“既然張太后喜歡棉襖,不妨給她多做幾件。和玉姑娘那天穿得就很華美,不如你寫信問問和玉姑娘,可不可以把衣服做法告訴我們?”李老太太想到這些便說道。

既然沒見上面,那就給玉兒寫封信吧,凌雨拿過來筆墨紙硯,劉天佑開始寫信。本來還想帶和玉到京都四處逛逛,買點好東西,現在和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