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2 / 4)

是排骨湯,裡面又放了很多排骨和肉,滿滿當當的兩碗。要是再不夠吃話,家裡面也沒什麼給他吃了。因為和玉家裡人不多,中午的時候,有時候到食堂那邊打點菜,所以家裡的存糧特別少。

謝天謝地,李總兵總算是吃飽了,雪蓮地上手巾,擦擦嘴巴和手說道:“行伍之人,飯量大,和玉姑娘不要見外。”可能是感覺到和玉和那個端飯菜的小丫頭的侷促,李總兵自我解嘲說道。

王知州也說了幾個話給李總兵解圍:“李兄,力大過人,到現在還能單手拎起兩百斤重的石鎖,算是我們明碩國的大大力士。比別人多吃點,也不算什麼不好意思的。”

那不是多一點點好不好,是所有人吃飯的好幾倍,但李總兵畢竟是長輩,又是行伍之人,就連自己義父都禮讓三分,更別說自己了。正所謂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和玉做出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說道:“要是我們明碩國,都像李總兵這樣,看還有誰來找麻煩。”

“哈哈,這玉丫頭對按老李的口味。”李總兵仰臉大笑,一不小心別人都能看到他的小舌頭。

“義父,李伯伯,你們一起過來有什麼事?”飯也吃好了,寒暄過來,該言歸正傳。一聽要說正事,王知州,李總兵開始收起笑臉,一副很嚴肅的表情。

“玉兒,是這樣的,皇上的聖旨已經下來了,說是棉花運到燕平,讓老夫組織人員,縫製禦寒衣物。李總兵也收到皇帝的聖旨,協助老夫把此事務必在今年下雪前弄好。”王知州正色說道。

“老夫是個粗人,有什麼事,儘管說,能做到的,眼睛都不眨一下。”李總兵也保證說道。

和玉想了一下說道:“棉花再過十天就可以全部弄好了。不過你們可以先開始縫製布料,然後往裡面填充棉花就行了,不需要等棉花全部弄好再開始。”

“那好,等老夫回去之後,就開始找人。”王知州應承說道。

“那沒老夫什麼事啊?”李總兵很是懷疑問道,要是沒事的話,皇帝閒著腰疼給自己八百里加急下了聖旨。

“李伯伯,你的事情,最繁瑣,你要統計下,士兵的尺寸,既然做衣服,要是做得不合適,還不如不做的呢。”和玉笑著說道,這李總兵還是蠻可愛的。

“這沒問題,老夫臨來的時候,已經讓人開始量士兵們的尺寸。回去之後,就能給王大人送過來。”李總兵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就這個啊。光說做禦寒的衣物,這棉花到底是什麼東西。

和玉一聽李總兵的話,沒想到這李總兵雖然線條大點,做起事來,一點不含糊,知道做衣服,還需要量尺寸。其實和玉是冤枉李總兵了,李總兵這人除了說話大聲點,身材壯碩點,吃得多一點之外,其他的都是沒得挑的,做事非常細緻,能力超群,要不然也不會被派到這邊來鎮守邊疆。

“數量這麼多,不知能不能完成任務?時間太緊了。”王知州有點發愁說道。

和玉想著流水作業,比一個人做一整套要快得多,便建議說道:“義父,玉兒發現一個方法,有可能會加快速度,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什麼方法?跟義父還吞吞吐吐的。”王知州假裝訓斥和玉,板著臉,看來是真的著急了。離冬季下雪估計還有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王知州一方面想為戍邊計程車兵多做的事,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暖和一些,而不被凍傷;另一方面,朝廷下了命令,對於皇帝的命令,每一次都完成的非常好。這次雖然有難度,但王知州相信,只要努力想辦法,一定可以完成的。以前身邊只有文博跟著出主意,現在多了一個玉兒。常言說的話,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多聽一些意見,終歸可以找到好的方法,度過這一關。

“這也是從我們去年給侍衛們做棉衣時候發現的,當時要給二十二個侍衛做棉衣,我們就分工協作,比如韓姨專門負責裁剪,玉兒就往裡面添棉花,,何梅,秋玲她們負責縫製。縫製的時候,每個環節經過細分的,做完之後,對比一下,比一個人做一套快了一倍不止。”和玉建議說道,畢竟現在義父是負責人之一,不能馬虎,不能拖義父的後退。

“玉兒,你的意思就是說,把環節分的細緻些,每個人完成一部分,做得比較快,是不是?”王知州求證道。

“就是這個意思,希望能夠幫到義父。”和玉笑著回答,很自信,流水作業,比單個作業效率快,這可是經過無數次驗證的,絕對不會出現問題。

“義父心裡有數了。等這個差事辦好,再好好謝謝玉兒你。”王知州知道和玉從不打誑語,玉兒說能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