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績,自己不能擅自做主。
族長何文清聽了沒說話,長老也是無語,這些人雖然平時能力很不錯,但畢竟沒做過官,對朝廷的瞭解不夠,更不會揣摩聖意,所以不能給和玉一個好的建議。
“玉兒,北大荒是皇帝賞賜給你的,我們何氏一族也跟著沾光,一起搬到這邊。因為是荒地,所以皇上免了我們五年的稅收,要知道其他地方最多也是免了三年稅,是皇帝仁慈,看著苦寒之地,不好開荒。現在好了,我們何氏一族來到這邊快兩年,已經站穩了腳。既然是給戍邊士兵做保暖的東西,這棉花我們就免費提供吧,算是我們感謝朝廷對我們何氏一族的恩典。你看這樣可好?”
和玉聽了很感動,雖然族長何文清揣測不了聖意,但是他在大義面前還是能分得清的。
“玉兒,我們也沒什麼意見,畢竟族裡佔得股份小,損失不大, 倒是你,要是不同意的話,我們就按你的意思辦。”長老們見族長這麼說,心裡也贊成,畢竟皇帝免了五年的稅。明碩國的稅很重,十稅一,就拿今年來說,小麥收了九萬擔,光交稅就要九千擔。
和玉自然明白族長和長老所想,一咬牙,不要錢,就不要錢,就當做慈善了。
“既然族長伯伯和長老都這麼說了,和玉也不會疼惜這點棉花,族人那裡還要三位長輩去好好說說。玉兒現在就起程去燕平城,和兩位義父商量一下到底如何操作。”和玉得到了族人的底線,便去和王知州,楊師爺商量。
一路風塵趕到燕平城,和玉拿出聖旨,給兩位義父看看。這皇帝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連王知州也沒有聽到風聲。趁沒人的時候,周澈看著和玉焦急的模樣,心中不忍,感覺這件事不是很重要,透漏一點應該沒問題。
“和玉姑娘,去年你給我們兄弟們得做得冬衣,周澈送了一套給皇上。皇上可能看重這棉花的好處,所以才向和玉姑娘開的口。”周澈臉有點紅,雖和玉姑娘也知道自己是皇上派過來監視的,但從沒說破,周澈突然這麼一說,兩人都有點尷尬。
還是和玉先反應過來說道:“我說明明數量夠的,到後來你卻沒有,原來被你送人了,韓姨還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了呢。”和玉笑著說道,沒有繼續往下面追究,畢竟周澈也是為了幫自己,沒必要把氣氛搞得太僵。
王知州,楊師爺,兩人想了一會,說道:“玉兒,要不我們寫信給皇上,詢問到底怎麼處置這些棉花。對了這些棉花還要多長時間能夠全部收好?”
“義父,還要半個月到二十天能把田裡的棉花全部收完,但要是棉花脫棉籽,這估計要長一點。好在好師傅研究出新的脫棉籽機,速度很快,前幾天,玉兒已經試過了。”和玉如實回答,等著王知州,楊師爺給自己出主意。
“皇上醉翁之意不在酒,難道是想對西部用兵?”楊師爺猜測道。
“除了聖旨,皇上有沒有帶什麼話?”王知州問道。
“什麼也沒說,所以玉兒才摸不準皇上到底是在想什麼?”和玉焦急問道,皇帝也太不地道,一個聖旨下來,都不知道到底想做什麼。
王知州拿起聖旨再看,和玉心裡很是懷疑,能看出個花兒來,自己在家裡已經看了很長時間,根本就沒什麼有用的資訊。
好一會兒,王知州抬起頭,揉揉鼻樑說道:“玉兒,那就寫封信,呈給皇上,詢問皇上到底是想怎麼操作。我們在這邊瞎猜,也不是辦法,萬一沒有揣摩到聖意,那就是天大的罪過。”楊師爺也這樣認為,附和王知州的建議。
和玉把族人免費提供皇家棉花,也寫在了信上,本已經厚厚的信封,更顯得臃腫。和玉把信交給周澈,說道:“周澈,麻煩你了,把這封信以最快速度送到皇上手裡。眼看著秋天快要過去,冬天來了,皇上想給戍邊士兵保暖的衣物,那宜早不宜遲,畢竟不是做三兩件。,而是數千件,甚至數萬件。”
周澈雖沒有經歷過戰爭,但同為練武之人,知道作為士兵的苦,所以聽了和玉的話,二話不說,拿著信就交給外面的一個侍衛,八百里加急,送往京都。
把信送出去,和玉心裡面踏實了,好吃好睡,不像前幾天坐立不安。現在想通了,你皇帝不急,自己一個小孤女急什麼。因為家裡面忙,正在收割莊稼,所以給王知州,楊師爺帶來了,田裡面出產的東西。樂得兩個人,忘了剛才的侷促,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歪,沒做什麼上對不起朝廷,先對不起百姓的事情,有什麼好怕的。
三百零二章李總兵
三百零二章李總兵
皇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