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知州很是豪邁的說道,自己在這塊水土,投入了很多感情。最大的收穫,不是百姓安居樂業,而是認識了和玉一家人,並認下了和玉姐弟四人做義女,義子,各個聰慧動人,就算百年以後,死而無憾了。
午飯是在玉莊吃的,雖不精緻,但人多,吃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鳳陽子被何喜,東琴纏頭暈轉向,擔憂給鳳陽子帶了很多快樂,痛並快樂著。
和玉和王知州,楊師爺在田間小路上散步,看到一塊塊的稻田,一塊塊的棉花田,還有一望無際的山芋田。今天還中了不少黃瓜,現在要結黃瓜了,和玉嚥了口水。今年種了將近五畝的黃瓜,這黃瓜還沒有結出來,泰華樓的李管事已經全部訂下了,統一經銷。
今天一定是個豐收年,看著長勢,無災無恙。玉莊裡的人幹勁十足,因為和玉說了,送他們小孩去縣學讀書,聰明的,一直供到考取功名。對於這些平民百姓,無業物產,有的只是一身的力氣。自己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但不能讓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
一路上,田間勞作的眾人,看到和玉回來,紛紛脫草帽給和玉致敬,用樸實的行動向和玉表明內心的敬意。和玉也紛紛點頭,笑著回禮。
一路走來,給王知州,楊師爺的感覺,這玉莊就像是個世外桃源,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勞作,有困難,有人幫助及時解決。大家和睦相處,與世無爭。
“玉兒,你這個玉莊,真像個桃花源,讓人捨不得離開。”王知州看向遠處玉湖裡的落霞和水鳥,喃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