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不錯的,不如我也來這邊上班吧!?”廖群有些興奮,這還是這幾年來他第一次見到李言成上班的地方。
李言成沒理他,他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了面前的圖片上面。
李言成的工作很簡單,就是拍攝圖片和寫一些小稿子,或者修改一些圖片發生在雜誌社上。
見李言成忙碌著不理會自己,廖群湊了過去把臉貼在了李言成的電腦上,“這些我可都會,讓我來這裡上班你們肯定可以輕鬆不少。”
在廖群這個電腦瘋狂愛好者面前,李言成那點技術確實是有些不入流。
李言成倒也乾脆,直接停下了動作放下滑鼠,然後把滑鼠硬塞到了廖群的手中,他自己則是起身走到一旁把位子讓了出來。
見狀,廖群臉上的笑容僵住,他擦擦眼好半晌過後才苦笑道:“哪有你這樣請人幫忙的?”
不過嘴上雖然這麼說著,廖群還是乖乖地坐到了椅子上,把李言成還沒處理完的幾張圖片全部拉了出來,開始乖乖處理起了這些圖片。
3
“你怎麼了?”李言成難得開口問道,這段時間張軒一直忙碌著,眼臉下是一圈重重的黑眼圈。
“沒什麼,這次的案子太分散,我手上又沒什麼線索,上頭又逼得緊,這段時間沒休息好。”張軒捏著睛明穴說道。
“還沒查完?”李言成嘴上跟張軒說話,眼睛卻看著廖群面前的電腦桌面。
廖群確實不愧是老手,拖出那些圖片三兩下便把圖片修得有模有樣,若是讓李言成做這些,恐怕隨隨便便兩張圖片都夠他忙一陣子了。
“哪裡查得完?40多起啊!我一件一件的排查過去可能都要小半年了……”張軒苦笑。
他也不像是李言成還會什麼犯罪心理側寫,找不到證據,他就只能老老實實的從第一起案子一件件地排查過去,看有沒有什麼相同點或者有沒有什麼漏掉的證據。
“判斷一起案子是不是連環殺人案可以從三方面著手。”李言成說,“案子的相同點,被害人的選擇群體,還有兇手的個性簽名。”
“嗯?”張軒來了精神,李言成基本從未在他面前主動提起這些事情。
李言成會的那些東西基本都是在他弟弟去世之後,他抱著一股復仇的勁兒自學的,並不是警校會教的東西。
“既然找到了案子的相同點,也清楚了兇手選擇的被害群體的特點,剩下可以從兇手的個性簽名方面查檢視。”李言成說道。
“兇手犯案的地點分佈太過寬廣,時間也太過了零散,並不好查呀!”張軒說道。
“過境資訊查過了嗎?”李言成問。
“查了,符合這些條件的人一共就沒有幾個,這些人我們之前也都紛紛排查過了,不是時間對不上,就是有不在場證明。”張軒說道。
“那就是自駕駛了。”李言成陷入沉思。
對方並沒有進出境,因此只能在城內查詢,但是城市內許多地方並不一定需要高速才能透過,因此如果是自己駕駛車輛,就算是警察也不一定查的到他們的行蹤。
“3年能做這麼多起案件還不引起別人的懷疑,這足以說明對方是一個有足夠理由離開家,卻不會被人懷疑的人,這樣的人還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他的工作範圍應該很好排查。”
這一類的人,如果不是需要長時間出差,那便是家裡有足夠的經濟條件,供給他玩樂。
這兩者間的差距很大,鎖定的嫌疑人人群也完全不同。
“一般兇手行兇最開始的地方,通常便是在自己身邊不遠處。”
李言成停頓了一會兒。
廖群聽了兩人的對話停下手中的動作回頭看李言成,被李言成伸手把頭推了回去。
“主要查一查最開始那3起案件,看看有沒有什麼特殊情況。”如果是連環殺人案,兇手做的第一起案件絕對是特殊的,為了這一起案件,他必定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準備的。
而前面幾起案件也因為他的不成熟,沒有經驗,往往會露出更大的破綻,到了後面他已經習慣了謀殺,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就不好搜尋了。
張軒點了點頭,這些想法他都明白,可是做起來卻並沒有那麼容易。
40多起的犯罪現場,就算是他有那個時間一件件去查,犯罪嫌疑人也不會給他那個時間。
“我算了一下那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時間段,他平均下來,每個月都會做一起案子,現在我手上這案子已經過了將近一個星期時間了,再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