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中人對一個人最大的讚美,這些江湖中人,不敬天、不拜地、縱連皇帝老兒也未必放在心上,然而一聽到有這等仗義疏財、替天行道的好男兒,恨不得納頭就拜,這位病公子,顯然就是這樣的好男兒。
胡蔓道:“蕭大俠突然提到這位病公子,莫非……”
蕭章道:“那已經解散的正氣盟中,頗有一些人,與蕭某交好,每每提到那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病公子,莫不交口稱讚。蕭某雖然聞得他的聲名,但因為他在京城,我在辰州,各不相干,原本也未放在心上,只是後來聽聞,這位病公子不只是仗義疏財、急人所難,且精通醫道、遁法等神鬼莫測之手段,蕭某聞得此事,便輾轉相邀,希望能夠請到他來,為小女看上一看。”
繼續道:“其實蕭某也早就絕望,無非是病急亂投醫,但凡有一點希望都不想放過。誰知,僅僅在幾天過後,便有一人連夜趕到我家,此人自稱秦二,說是那位病公子派來之人。卻原來,那位病公子得知吾女是被毒針所傷、毒素始終無法清除後,急急派他,帶了一件寶物趕了過來,一路上,光是累死的馬就有五匹之多,又言他家公子也在趕來的路上。”
拂鬚長嘆:“蕭某一看到那秦二所帶來的寶物,就已經知道吾女有救,想那病公子,與我蕭章非親非故,一個天南、一個地北,從無半點交情,就只因為一個請人代傳的不情之請,便將那等寶物千里送來,江湖救急,一至於此,這等俠義風範,怕是古之孟嘗,也不過如此。”
胡蔓笑道:“看來這位病公子,果然是名不虛傳。”
又道:“不知哪位病公子,究竟是何模樣?”
蕭章道:“蕭某也不曾見過。”
胡蔓訝道:“蕭大俠不是說,那位病公子也在趕往令府?”
蕭章笑道:“原本的確如此,只是,他還未到,小女已經被他所派來的那位秦二,以帶來的寶物治好,附近的幾個名醫重新為小女看過,都說小女膏肓中的毒素已經消失,猶如發生了奇蹟一般,只要再調養一些日子,便無大礙。那位秦二俠在得知小女已經無恙之後,便告訴蕭某,說他家公子重症在身,這般酷暑時節,兼程南下,於體有傷,希望能夠讓他趕回去告知。蕭某雖然對那位病公子萬分感激,希望能夠親身道謝,但既知他體弱多病,小女又已無事,自不願再勞煩他南下,畢竟辰州這種地方,乃是酷暑之地。”
然後道:“那位病公子,在得到秦二俠的回報之後,也就未曾繼續趕來,蕭某也就到現在都無緣一見。”
胡蔓道:“這位病公子果然是急公好義之人,真希望有一日,我與霜弟也能夠親身結識。”又問道:“晴妹妹大病初癒,蕭大俠為何不在家中多陪陪她,又跑到這劍州來?”
蕭章道:“這個,倒也與那位病公子有關。在小女病好之後,蕭某感恩思報,多次讓人轉告那位病公子,希望有機會報答他救下小女的恩情,那位病公子幾次三番讓人回答,說他不過是舉手之勞,不圖報答。然而他雖然不圖回報,蕭某又豈是有恩不報之人?後來,又是那位秦二俠前來,說病公子有一事相托,他說,近來南方,有可能會發生一件不公之事,希望我能過來看看。”
胡蔓問道:“不知是什麼樣的不公之事?”
蕭章道:“這個,其實我也並不知曉,我問那位秦二俠,病公子想讓我做些什麼,那位秦二俠卻說,病公子並無交待,只是請我南下看上一看,若有遇到不平事,但憑俠義二字。你也知道,我蕭某原本就見不得不平事,若非如此,也不會連累女兒被奸人毒針所傷,若是不知也就罷了,既然知道此間或有不平事發生,總是不免過來看看,更何況還是那位病公子的託付?”
胡蔓道:“原來如此,這位病公子倒也真是行事奇特,不拘一格。”
三人在這裡談論那位在新近的江湖傳說中,猶如神龍一般的病公子。茶館的另一邊,一名說書人也已擺開書案,拍案石一拍:“眾位客官,上一回我們說到:寧才子金榜中狀元,長公主碧落有仙名!眾位客觀或許要問,金榜中狀元人人知曉,但是何為碧落?又怎的有仙名?且聽我一一道來……”
……
***
黃昏的夕陽,在河岸遠處的山嶺上,鋪開一層金黃色的光芒,準備回巢的鳥雀,在山頭上盤旋,悅耳的鳥叫聲,此起彼落,交織出清脆的樂響。
光波粼粼的水面上,以西邊的河岸為中心線,山嶺與夕陽、以及它們的倒影,宛如一幅寫意的山水畫,真實與朦朧互相映襯,鋪開的金光在河岸線的上方與下方呈對稱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