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六十七(1 / 2)

小說:重生之蒲葦如絲 作者:烏龍雪

象徵性地“考慮”了兩日之後,濮雒得了如姒的準話,便打發人去給燕蕭傳信允婚。

陳濯那邊辦事利落,立刻又請了正式的官媒帶著納采之禮上門。大盛民風開明,婚嫁之事並不非要嚴格拘於古禮,即便公卿王侯的高門盛禮,有時也會將六禮中的一兩樣忽略或是合併,聘禮納禮自然是貴重的,但也未必依照古禮清單樣樣都有,尤其是因軍功而起的武將新貴,更多有豪放創意。只有老派簪纓世族,如英國公樓家、譽國公慕容家,或是清流書香名門如荀家、俞家之類,才會在樣樣皆遵循最傳統的古禮婚儀。

當年濮雒迎娶燕微的時候,也曾經做得風光體面,古禮納采之中所列出的三十種禮物一應俱全。如今看著送進家門的大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香草嘉禾、五色絲,合歡鈴等,雖然不見得多麼名貴,卻是每一件都嚴格依足了最傳統的儀制,件件精緻周全,很是對得起濮家名義上的這個“書香門第”。濮雒看著覺得面上有光,同時也生了一些感嘆,模糊地想起了當年燕微清秀窈窕又溫柔和順的面容與身影。

看見過來親自檢視採納禮物的如姒之時,濮雒破天荒地流露出一些真心的慨嘆與溫意:“如姒,你如今真是大姑娘了,將來出閣,便是陳家的人了,以後好好過日子,為父也就放心了。”

如姒以前只從書上大致看過什麼叫“三書六禮”,並不能分得太清楚。至於原主記憶當中,倒是曾經在兩世之中見過兩回婚嫁聘禮。只是第一世嫁給石仲琅,不過是因為在水中的肌膚之親,並沒有什麼情分可言。雖然想著能離開濮家是有些歡喜期待,但對石仲琅的風流名聲已經略有耳聞,對於婚後的人生卻沒有什麼鸞鳳和鳴的幻想與嚮往,這些什麼禮物婚書之類的細節,那時的如姒也沒有太在意。

到了第二世,原主如姒倒是與石仁琅在婚前便彼此有意,但出閣的時候卻不免為了嫁妝的事情日夜憂愁。如朝露所提,像濮雒這樣的五品文官嫁女,四千到六千兩的嫁妝是最常見的配置,若是家裡富裕或是高嫁,往上添到八千甚至一兩萬兩銀子也是有的。反過來若是家底薄些或是庶女出閣,那陪嫁個兩三千銀子也不稀奇。要是比兩千還低,如果不是獲罪罷官在即、匆匆嫁女避禍,那就實在是刻薄到了一個地步,難免一個涼薄賣女的名聲了。

如姒回想起來,第二世嫁給石仁琅的時候,嫁妝好像也湊到了三十二抬。只是那箱子的木材薄的跟紙一樣,輕的連採菀都能抬起來。就是將那些棉布粗瓷器的價錢統統算足了市價,最多也就是一千五。新婚情濃的時候石仁琅只說不計較,然而左氏的臉色卻從那時就沒再好看過。尤其在石家的最後幾個月裡,左氏對如姒已經是朝打暮罵,處處皆要挑剔;大丫鬟畫扇和畫屏都已經給了石仁琅做姨娘,一左一右翠袖添香,同樣不將如姒放在眼裡,動輒說笑嘲諷。那鋪天蓋地的輕蔑、譏諷、甚至斥罵之中,如姒的簡薄嫁妝一直都是叫人往來說嘴的由頭之一。

此刻濮雒話音中帶了一些父親看著女兒要出嫁的感嘆,如姒聽得清楚,卻不想買賬。大盛民風再開明,女子能出來行商經營的不多,對於絕大多數女子來講,嫁妝就是一輩子吃喝使用最重要的依仗,也是在婆家能不能挺直腰桿的底氣。要不是自己穿越重生,一路借力打力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走到現在,這輩子濮雒能給長女多少嫁妝?一千五?一千八?冷漠虧待了閨女十五年,又貪財無良不顧如姒的後半生,在這個時候嘆一聲,有什麼卵用。

濮家這邊收下了採納之禮,官媒轉日就送上了問名的帖子。因著這提親是在十一月裡,動作快些倒是也算合情合理。臘月年下,畢竟不是合適備婚議親的時候,還是在趕在十一月之內較好。加上濮雒和池氏也希望如姒趕緊出門,過場便走的順利至極。很快定下十一月二十三為納吉之期,雖然過大禮下聘必然要等到年後,但只要納吉過了文定,雙方交換庚帖,就算婚事初定了。

這十來日中如姒和陳濯就不方便再見面,主要也是沒時間。陳濯身上還有京兆衙門的公務,每日裡辦完了差事就要趕忙與母親一起打點三書六禮之中的各樣準備。雖然因著石家動作而加快了定親的節奏,但還是想著在各樣的禮物禮節上做好,這也是為了如姒的面子。

如姒這邊從官媒登門的頻繁和各樣儀禮的細節上就能看出這番心思,除了日常笑容愈發甜蜜之外,也天天都打發陳潤給百福巷那邊送些親手做的燉湯補品。自己則跟朝露採菀在預備和整理嫁妝,同時也在準備新年將到,要送給百福巷的禮物。

濮家上下因著大姑娘定親,自然也是忙忙碌碌的。其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