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滿樓最近過得很規律,他來京城是為了找玉笙,玉笙客居將軍府無處招待他也不惱,花家地產頗多,他直接住進了花二哥家裡,待玉笙有空了就來找他說說話,平日和自己的小侄子一起讀書寫字,過得也算愜意。
花二哥對自己之前鬧著要獨立的小弟肯安安分分的待在自己家裡非常滿意,私下裡還攛掇自己小兒子表現的多一點依賴,最好依著依著就把小弟賴在京城。花二嫂對此舉雙手贊成,不說別的,單丈夫每日下班回家後能有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下下棋彈彈琴吐吐槽,孩子們也能有個榜樣,學的斯文一點。
花小侄子不負眾望,以一代學渣形象成功的鉤住了花滿樓。
花滿樓的才學是好的,從小就有名師教導給他啟蒙打好了基礎,中間雖然出了些岔子,但也遇到了被贊七絕的無花,琴棋書畫詩酒茶也樣樣拿得出手,端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翩翩濁世佳公子。只是他性情低調,不喜炫耀,所以才不為外人所知罷了。但家裡人,卻是知根知底的。
評價一個人,才學只是其中的一個側面,而非標準。仗義多是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句話足以證明這一點——這是花小侄子振振有詞棄學時掰出的歪理邪說。花滿樓認同這一點,但這不代表讀書無用,於是,溫文公子花滿樓和自家滿腦子厭學思想的小侄子對上了。
結果,略佔上風。
這實在是個不怎麼美好的結果,花滿樓不覺得自己晚輩個個都要滿腹經綸,更贊同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想,但這其中絕不包括贊同他們做個半文盲。
花小侄子過得痛並快樂著。
花滿樓算是花家最開明的一個了,連他都覺得不能放縱的行為,在花家其他人——特指花二哥花二嫂——眼中是多麼的不能容忍,在說服教育的失敗經驗下,也只能祭出棍棒教育了。花小侄子只是意志堅定不改初衷,但他的其他感覺還是正常的,被揍也會痛的。所以,當他受命於親爹要他把小叔拖在家裡的時候,他整個人是歡欣雀躍的。只是他不知道,三天一下打五天一大打的日子離他遠處了,被全面碾壓的日子到來了。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讀書比你好,寫字比你好,琴棋書畫養養好,在你想要造反奮起的時候還能武力壓制,那麼最後的結果也只能是給跪了。
所以,花小侄子心甘情願的跪了。
花滿樓的麻煩也開始了。
花小侄子自認絕不是堂叔口中的熊孩子,但人的天賦真的是一件說不好的事,即便現在教導他的是溫和又耐心的花滿樓,別人也許會一日千里,但他千日一里都算是進步快的。花滿樓和二哥商量了一番後,也絕了想讓他科舉考試進朝堂的心思,開始在其他方面挖掘他的特長。
可坑爹坑叔的是,花小侄子似乎真的是無藥可救了,花家商賈出身,家裡人不說對經商有沒有興趣,數算之術都像是天生神賦一點即通,花小侄子像是生錯了地方,連家族的天賦技能都沒有繼承到。長到十歲,只能勉強算出三位數以內的加減,讓花二哥覺得自家小兒子以後就算做個收租子的地主都會被人哄騙。
花滿樓很有耐心的各種引導,寓教於樂半分不少,總算是挖掘出了小侄子一項勉強算是有天賦的地方。
花小侄子特別會吃。
“日後花家興許會有一位饕餮大家呢。”花滿樓是這麼對二哥說的,“著書立說興許為時過早,但著一本食記傳於後人也未嘗不可。”
花家名下也是有不少酒樓的,想想自己拿一聽到吃就雙眼放光的兒子,花二哥為小兒子規劃了一條能走通的路以後,就大手一揮,算是把叔侄二人從互相折磨的境地中解放了出來。
“小叔,你真是我的救世主。”在花小侄子眼中,花滿樓對他堪比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如今他依舊要做功課,可一想到父親承諾會讓自己吃盡天下美食,這就算不上什麼了。為了感謝帶來這一切的花滿樓,花小侄子正經廢了不少力氣帶著花滿樓吃遍京城各小攤呢。
這一天,他帶著花滿樓來到了一個餛鈍攤,把這誇得天上有人間無,直到最後結賬的時候又算不開了。
“大碗混沌七文錢,小碗五文,我這裡有一錢銀子,攤主該找我……”花小侄子看著坐在一邊微笑的等著他算出結果的小叔,鬱卒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早該知道,別人口中的小叔只能聽信八成,至少,傳言中溫柔體貼從不讓人為難的花滿樓是不會逼自己算賬,不算對就不許結賬的。
“小叔……”他討饒道。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花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