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上飯,喝不上水,一切供應全靠外運。一部分正規部隊和游擊隊又密切配合,到處截擊、襲擊敵人的運輸隊,而民兵等地方武裝則在城關和各個道口埋設地雷一萬五千多顆,使敵人搶糧撲人的行動每每無功而返。最後在付出慘重代價後,敵人無可奈何地退出了空城沁源。
儘管有成功的例子,楊天風卻沒有照搬照抄,而是基於新七軍及所屬游擊隊的裝備和戰力,進行了相當多的改進。
中、小據點自然是用不著圍困擠壓,游擊隊不光有攻堅武器,更有主力軍的大力配合。拔據點或圍點打援,都已經是成熟的戰法,敵人也是屢遭打擊。
楊天風要圍困的可是縣城,首批目標便是荷澤地區靠近根據地的曹縣和成武縣。先由第二十五師、二十七師從金鄉、單縣、商丘構成一個半環形進攻態勢,拔除據點,慢慢推進,進行威壓;再逐步將縣城周邊村屯的百姓遷出,同時派出多支游擊隊封鎖縣城通向外面的公路,甚至派出主力縱深穿插,對出動的大股敵人進行打擊。
荷澤地區的日偽軍已經增加到一萬五千餘人,但要防守的地方也很大,包括菏澤、定陶、曹縣、成武、單縣、鉅野、鄆城。這就使其兵力攤薄,地盤雖大,卻並不穩固。而對上新七軍這樣的對手,敵人對於分兵是相當擔心,且不敢以規模太小的兵力輕易出動。
據點連續被拔除,敵人只能進行收縮,以確保縣城為目標。但縣城周邊的村屯成了無人區,公路運輸又頻繁遭到襲擊、伏擊,一箇中隊的兵力都不敢輕易出城作戰,陷入兩難的境地就不可避免了。
要知道,新七軍所屬的游擊隊在裝備上並不弱於主力部隊,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有加強。比如頻繁使用的電引爆地雷,控制距離遠,炸得準,炸得狠;配備的連射武器在近距離伏擊和襲擊中,殺傷力驚人;狙擊手一槍斃命,防不勝防……
荷澤日軍的指揮官永山大佐對此頗為煩惱,曹縣、成武的情況愈來愈差,不到一個月時間,戰損已經超過千人,交通卻還是時斷時續。兩縣身後的定陶縣,抗日武裝的活動也日趨頻繁,作為兩縣的後盾,以及聯結荷澤的中間站,定陶縣的位置可謂是非常重要。
所以,永山經過權衡,決定趁對手剛剛滲透進定陶,實力不強、立足未穩之時,先行發動掃蕩、進攻。能捕捉到對手更好,捕捉不到便將定陶縣其他抗日武裝予以消滅,穩固定陶後再向曹縣和成武增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