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華北態勢,以圍代攻(2 / 3)

小說:抗戰驚雷 作者:樣樣稀鬆

而來。不僅八路軍還在支撐,還在發展;隸屬於國*軍系統的敵後武裝,比如龐炳勳、孫良誠、于學忠等部隊,也沒有遭到太大的損失。

而就在多田峻頻繁向總部請求援軍,以改善華北治安狀況,並有望得到批准的時候,國*軍反動的冬季大反攻,又把他的期望擊碎了。

冬季大反攻給了日軍以沉重打擊,使日軍認識到國*軍的實力還很強,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極大削弱。所以,日軍更改了繼續從中國戰場縮減軍隊,以及增後華北的計劃,準備繼續對國*軍進行短切突擊形式的進攻。

當然,主戰場便是長江中上游地區,作戰部隊也以十一軍為主。為解決十一軍兵力不足的困難,日軍還從南京、蘇州等地的守備部隊中抽調了兵力,對於多田峻的請援自然就置之不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多田峻深感要對魯豫皖邊區實行重兵掃蕩困難很大。因為新七軍的實力已經從幾次戰役中有所體現,周邊還有第三集團軍、七十六軍、騎八師,甚至大別山的桂系部隊等十幾萬國*軍能提供支援,至少要動用三到四個師團的兵力才有可能取勝。

這不同於掃蕩八路軍的根據地,一個大隊便能獨立作戰,亂七八糟的幾個師團、旅團各抽出一部分兵力,便能來個什麼九路、十路圍攻。而要打擊魯豫皖邊區,一個聯隊的日軍也未必敢單獨行動。

但新七軍已經入魯,放任新七軍發展又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多田峻認為對冀中、冀南平原地區抗日武裝的軍事壓力不能減輕。在他看來,將華北糧倉握在手中,就可將太行山的八路軍置於死地,這是堅定不移的策略。如果半途而廢,已經取得的戰果就將全部喪失。

綜合考慮之下,多田峻決定先以圍代攻,限制新七軍向北發展的空間。為此,他命令駐山東的第12軍司令土橋一次結束對魯南于學忠和八路軍的掃蕩,調主力前往魯西南,與駐荷澤、濟寧、袞州、徐州的日軍一起,對魯豫皖邊區實行包圍。

為解決第12軍機動兵力不足的困難,多田駿又從第26師團中抽調駐山西省朔縣的井手儀定大佐之獨立步兵第11聯隊,駐天津的中國駐屯步兵第2聯隊一個大隊,使圍困魯豫皖邊區的日軍達到了二十八個步兵大隊。

按照計劃,第12軍主力將由兗州西進,沿濟荷(濟寧、荷澤)公路各要點佈防。穩定防線後,先抽出部分兵力對防線以北的八路軍魯西根據地的汶上、梁山等地進行掃蕩,解除八路軍擾襲其背的威脅。然後,再伺機從完成冀南春季掃蕩的部隊中抽調獨立混成第7旅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南下,在荷澤西面形成攻擊集團。

八路軍的魯西根據地,還有冀南的八路軍新7旅、新4旅、新8旅和國*軍高樹勳的新八軍,從目前來看,都起到了屏障魯豫皖邊區的作用。特別是濮陽、柳下屯、濮城一帶的八路軍和高樹勳所部,還從西面威脅著荷澤,牽制著荷澤的兵力。

如果能佔領冀南地區,不僅解除了荷澤西面的牽制和威脅,與新鄉日軍一同南下進攻蘭考、開封,還能起到反牽制作用,使豫西地區的國*軍難以抽身支援新七軍。

佈置得不算複雜,但多田峻力求的是長遠。這與他推行以路制人、蠶食推進差不多的思路,先困再攻。

如果說多田峻的策略過於謹慎保守,那就有失片面。儘管很多歷史記載都說他在華北並無建樹,以至最後被岡村取代,黯然歸國。而實際上,岡村能在華北給抗日武裝以沉重打擊,取得的成績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多田峻的積累和經營。

首先是多田峻發動了中條山戰役,擊敗了幾十萬國*軍,從而解放出至少三個師團,使岡村有了足夠的機動兵力;其次是他大力推行的“囚籠”、“強化治安”、“蠶食”,限制了抗日武裝的活動空間,並使華北日軍處於很有利的戰略態勢。

以冀中為例,到一九四二年,敵人佔領了冀中的全部縣城、多數的大鎮。除此之外,還建了一千七百多個據點與碉堡,據有鐵路一千五百多里,公路一萬五千六百多里,挖封鎖溝、築牆八千多里,用這些,把冀中切割成兩千多個縱橫不過幾十里的小塊。

正是處於這種有利的戰略地位,岡村寧次只調動了有限的兵力,便取得了“五一”大掃蕩的成功,完全佔領了冀中這個華北大糧倉。

但多田峻所實施的戰略戰術也有其缺陷,那就是耗時長、見效慢,甚至是不到最後的攻擊,在表面上也看不出什麼成績。他被解職,不能不說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岡村接任之後,能夠施展拳腳,與多田峻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