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都按照自己的戰爭理念和工業特點,來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形成了武器制式化、彈藥統一化、系列化,以使後勤保障有力。
所以,各個國家都不乏優秀的武器。比如捷克造輕機槍、mp40衝鋒槍、mg42通用機槍、捷格加寥夫輕機槍、波波莎衝鋒槍等等,但卻沒有“博採眾長”的軍隊,除了中國使用“萬國造”以外。
當然,楊天風不排除屠倭電鋸被鬼子繳獲,也不排除鬼子會加以仿製,但這種可能性很小,也沒必要擔心這個。特別是日軍已經開始裝備九六式輕機槍、使用77毫米槍彈,並認為九二式重機槍表現出色、維護性優良、殺傷力可觀,就更不大可能再生產另外的槍彈,且要大規模換裝了。
而楊天風急於裝備屠倭電鋸的原因,便是目前軍隊中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過於笨重,機槍掩體易被發現摧毀,壓制不住日軍的九二式重機槍;捷克造雖然不錯,但彈匣只有二十發,與日軍的九六式輕機槍相比,在持續火力上也落於下風。
而屠倭電鋸射程遠,射速快,殺傷力強,且可輕、重兩用,確實將成為三縱的可靠壓制火力。至於耗彈量大的缺點,借鑑於歷史經驗,楊天風在機槍手急訓班上教導了三發點射和掃射相結合的辦法,並加班加點生產覆銅彈殼的子彈。
新武器、新彈藥的生產製造無疑又意味著兵工廠取得了一次突破,但更大的突破卻是開始了自制機器裝置的歷程。衝壓機、軋板機、軋殼機的製造成功,無疑使產量提高了數個層次。
精密車床的購入,生產工藝的提高,猛火藥的配製成功,又催生出另外的武器,準確地說,是另外的彈藥。
穿爆燃彈頭,無起爆藥雷管,只裝有猛炸藥,基本結構由彈頭殼、鉛套、鋼套、彈心、燃燒劑、炸藥、可燃物組成。
當彈頭以一定的速度貫穿薄鋼板(相當於飛機蒙皮)時,一方面鋼板發生變形並遭至破壞,另一方面彈頭前端受到擠壓後發生變形,同時擠壓燃燒劑與炸藥。
猛火藥受到衝擊形成熱點,引爆炸藥,炸藥的爆炸就從這些點開始被激發並擴大,直到使全部炸藥發生爆炸。如果彈頭的撞擊作用使燃燒劑先燃燒,則燃燒火焰也可使炸藥由燃燒轉為爆轟。
可以看出,穿爆、穿爆燃彈頭的生產製造比較複雜,也不是配備給一般部隊使用的,而是專為防空武器,或者為戰鬥機配備的。
而12.7毫米穿爆彈的研製生產成功,在當時也是世界領先的。當時的軍火專家曾經計算過.50毫米子彈即便裝填了炸藥,也不一定有足夠威力摧毀被甲,藉此認為只有20毫米以上的炮彈才適合設計爆破彈。
原因很簡單,信管的小型化是個問題。美國曾實驗過多種12.7*99穿甲爆炸彈,引信方面均不過關,因此才沒有為布朗寧m2裝備穿甲爆炸彈。英國人斷言只有20毫米以上的彈頭才適合裝備爆破彈也與此有關。
而猛火藥的配製成功,則輕易地解決了這個難題。而想要有效的摧毀躲在防禦裝甲之後的敵方戰鬥機乘員、引擎還有油箱,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採用爆破彈甚至是穿甲爆破彈。
另外一種彈藥則是迫擊炮燃燒彈,分為82和120兩種。燃燒彈,自然是填裝的炸藥少一些,而另外填裝燃燒劑了。但這種燃燒彈與尚未問世的凝固******還有差距。
儘管人類早就用火作為武器並應用於戰場,但使用的的流質燃劑(例如噴火器的燃料)有個重大問題,這種物質容易噴濺又難以附著,很難達到集中殺傷的目的。後來,科學家們發現改用膠狀汽油可以提升噴火器的射程與效用,但是膠狀汽油要使用需求量大又昂貴的天然橡膠,很難製造。
而直到二戰後期,美國的一群化學家才研製出廉價的汽油黏稠劑,並進一步提出黏稠劑與汽油的混合比例公式,讓混合物能遵循指定的速率燃燒並附著在物體之上。凝固******才由此誕生,並在以後的戰爭中大量使用。而小日本,則成了最先的“受益”者。
楊天風當然知道汽油黏稠劑的組成,以及混合比例公式。但基於現實的條件,他還不能馬上就製造出來,要等煤化工廠取得進一步的突破,生產出他所需要化學用品。
儘管如此,他還是採取了儘可能的手段使填裝的汽油變得粘稠,或者叫膠凝汽油(類似凝固汽油)。它們是由汽油、煤油、鹼液、油脂、松香、肥皂、石蠟、白糖和動物血等混合而成,能粘在大部分平面上強烈燃燒,火勢幾乎不可撲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