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鎮老城是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重建的縣城,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面積約兩平方公里,後又將土牆改築磚牆;明清兩代,又對城牆多次修繕。城牆外有護城河,外又有護城堤,周長五公里,堤高約七米,有四個關堤口,是天然的阻擊陣地。
如果詳細描述的話,護城河並不是一條連貫的圍城河,而是由四個獨立的小湖構成。護城堤也是四部分,只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正對堤壩的方向是大路和關堤口。這樣看的話,也可以把護城堤理解為外城牆,關口則是外城門。
郭寄嶠舉著望遠鏡,站在城頭四下瞭望,護城堤上塵上飛場,無數百姓正在幫著軍隊構築工事、掩體。腳下的城牆也叮噹作響,民工們在鑿著射擊孔。
郭寄嶠趕到這裡已經有一天了,本著謹慎的原則,在並不太熟悉情況的時候,他沒有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同時,他對楊天風等人已經擬定的作戰計劃也沒有什麼大的修改。
當然,要說意見完全一致,還不是這樣的。比如楊天風並沒有如郭寄嶠和衛立煌所想的那樣大肆攻城掠地,而是集中兵力,對付日軍的反撲。要知道在當時,國x軍與日軍還是很習慣於把地形目標作為勝利的標誌。整個豫東日軍喪失了主動進攻的能力,象寧陵、杞縣、睢縣等地,是很有把握攻而佔之的。
再比如楊天風只是命令佟支隊及所屬的遊擊部隊,以及聯絡新四軍和大別山桂軍襲擾津浦線,牽制徐州日軍的調兵數量和時間,卻沒有下令破擊蕭縣、永城、碭山段的隴海鐵路。
這樣做,很明顯的目的便是要放日軍進來,不想因為鐵路中斷而使日軍把矛頭對準永城根據地。這可能有些自私,將使友軍部隊遭到傷亡損失,郭寄嶠在心中對此有些意見也是正常。
但總體來說,郭寄嶠認為楊天風的計劃也是可行的。下圍棋中有先手的定義,先手又分“先中後”和“後中先”,楊天風選擇的“後中先”在表面上好象暫時落了後手,但留有後續手段。如果是“先中後”的話,就是先攻弱敵所據的縣城,再忙活著調兵與東來之敵較量。
至於具體的作戰戰術,郭寄嶠得承認,楊天風的打法是很狡滑,很先進,並且是很自信的。
依虞城固守,雖然兵力不少,郭寄嶠卻相信,很少人會有這樣的膽量和自信,儘管這只是誘使日軍分兵的一個手段。
而在護城堤上構築的工事掩體,也讓郭寄嶠十分佩服。平整一面成陡坡,壩上挖溝成戰壕,戰壕再挖出一個凹形,成為單人掩體。這樣,即使炮彈落進戰壕,彈片殺傷的效果也降到了最低。重機槍和戰防炮的掩體則挖得更深,修得更加堅固,上面用拆卸下來的鋼軌覆頂,又蓋上了厚厚的泥土。而堤壩的反斜面也構築了藏兵洞。
特別是四個最為重要的關堤口,不僅用土堆出了類似操手牆的工事,兩側堤上的兵力和武器也密集而犀利,形成的交叉火力令人膽寒。
這次,楊天風拿出了二十挺屠倭電鋸,可用彈鏈供彈、帶三角支架的重機槍,決心讓鬼子好好品嚐一下“希特勒電鋸”的滋味。
兵工廠的生產,連戰連勝的繳獲,再加上郭寄嶠所帶來的彈藥物資,支撐一場大戰是沒有問題的。
而連續作戰的傷亡也不小,主要是騎一師、騎十四旅,三縱的兩個支隊則從四支隊抽調補充,幾乎還是齊裝滿員。但從武器裝備上看,騎一師、騎十四旅,甚至後趕來的賀粹之的八十一師,都因為繳獲和楊天風不斷的供給,而提升了很多。
光捷克造,三支國*軍部隊就增加了三百多挺,榴彈發射器、霰*彈槍,還有歪把子和擲彈筒,以及部隊中的老舊槍枝,都大量地更新換代。
糧餉充足,裝備提升,郭寄嶠保持謹慎樂觀的另一個原因,是看到經歷了淮陽血戰的部隊計程車氣很高昂,不僅僅是三縱的官兵,騎一師、騎十四旅,甚至八十一師都沒有厭戰、畏戰的情緒。各部隊的高階軍官也充滿了戰鬥的慾望和勝利的信心,馬彪、賀粹之、張佔魁對楊天風雖說不上言聽計從,但只要楊天風說得有道理,他們便會聽從。
對此,郭寄嶠也無可奈何,甚至是很理解馬彪、張佔魁等人的心思。以獨騎十四旅為例,繼承了西北軍裝備差的缺點,在未獲楊天風的武器援助前,全旅只配有四門迫擊炮,六挺重機搶,其餘全是馬步搶、手榴彈和大刀。
在一九三八年十月進行的周口保衛戰中,張佔魁不得不從周口以南百十里的村鎮,調集了所有的土槍土炮,籌集了大批耙齒、犁面和鐵砂,集中了各村鎮的炮手、火藥手,以彌補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