坩堝鍊鋼法可是歷史上一九三九年,周志宏、邱玉池等冶金專家透過反覆試驗才獲得成功的。利用此技術,兵工署第二十八廠製成的合鎢沖模鋼,其質量堪與進口的白鋒鋼相媲美。抗戰時期,該廠出品的特種合金鋼,機關槍管鋼、不伸縮鋼、不鏽鋼、彈簧鋼,以及特種合金鑄件等,基本滿足了抗戰的軍工需求。
而楊天風的鍊鐵廠能夠冶煉鎢合金,則意味著煉製出模具鋼、刀具鋼、槍炮管鋼、彈簧鋼等特種合金鋼已經為時不遠。而軟鋼覆銅如果成功,則將使彈藥生產進入新的歷史篇章。
這是先輩們的貢獻和心血,沒有他們,楊天風也不會有那麼多資料可用,不會有那麼多艱苦卓絕、自力更生的事蹟在鼓舞他。
關鍵技術的突破,不僅意味著中國的冶煉技術的整體提高,對宿州根據地和三縱的發展壯大也具有極重要的意義。
有了高碳鋼和鎢合金,則解決了自制機器裝置的一道大難題。除了複雜的機器裝置,楊天風還準備製造一批簡單的腳踏機床,把更多的軍工生產分攤到家庭作坊中去,以減輕兵工廠的負擔,並提高產量。
而鎢合金不僅可以製造模具、刀具,還可以製造高品質槍管和鎢芯穿甲彈,軍事用途極為廣泛。中國可是鎢礦大國(約佔世界百分之九十),一直以來也是出口創匯的重要商品,隨著抗戰爆發,鎢礦出口量急劇下降。只要有錢,楊天風是不太愁原料供應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