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言重了,老朽可擔不起。”
“擔得起。”楊天風鄭重地說道:“記得您剛到楊家的時候,我才十二歲吧,在治家處世之道上,可是得您不少教誨。這一晃,都十四年了。”
“是啊,十五年了。”宗百川點了點頭,靜默片刻,他感慨而又帶點傷感地說道:“老太爺的知遇之恩,我是沒齒不忘。只是——”宗百川深深地嘆了口氣,祈禱般地垂下了頭。
楊天風默默地看著宗百川,臉上的皺紋和斑白的鬢髮越加襯托出他的龍鍾老態。剎那間,一連串的往事浮上心頭。
宗百川早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在仕途上打拼卻是失意連連,後來回到家鄉曲龍鎮,投靠了楊天風他爹楊宗敬。仗著他的知識,他的機警狡猾,以及對楊家的忠誠,幫助楊宗敬創業發達。
是他,勸楊宗敬趁著匪亂拉武裝,鞏固楊家的地位;是他,幫著楊宗敬從拉民團開始,逐漸掌握了幾百人的槍桿子;是他,建議楊宗敬建修槍廠,逐漸擺脫外部依賴;也是他,給了楊天風很多有益的教育,積極鼓勵他去日本士官學校留學。
而且,楊天風在外留學,或者說是在外面遊玩享樂的幾年裡,他盡心竭力,幫著楊老太太慘淡經營著楊家家業,頂住了各方勢力的侵襲,讓楊天風沒有了後顧之憂。
想到這些,楊天風不由得對這些日子以來,對宗百川的疏離感到幾分歉意。
宗百川抬起頭,望著楊天風,有些悽惻地說道:“我年近六十了,老了,為楊家效力的日子屈指可數了。眼前的局勢很複雜,希望少爺您能把住舵柄,頂得住風浪。只要能保住楊家的基業,九泉之下,我向老太爺也就好交代了。”
楊天風明白宗百川說這番話的意思,這可以看成是真實感情的流露,也可以看成是積怨私憤的發洩。“既要有殺人之心,更要有防人之意”,這是宗百川的處世哲學。他反對在創業上尋求外國人的支援,但也不完全贊同死心塌地的讓別人牽著鼻子走,到頭來成為別人的犧牲品。
而對於周來山,他更認為是個禍害。他曾幾次規勸楊天風要有主見,不可輕信周來山的花言巧語。偏偏楊天風被周來山的殷勤和恭敬迷了雙眼,又認為宗百川腦筋古板,不能適應現代潮流,又加上週來山的挑拔,因此楊天風對宗百川這個託孤老臣漸漸疏遠起來。這使得宗百川既氣憤又傷心,難怪他要乘機發洩了。
楊天風思量著宗百川的話,頭腦清醒了許多。過去的楊天風也許會當這是耳旁風輕易放過,但現在的楊天風卻很重視。而且,楊天風感覺到了這位託孤老臣的忠心和傷感,不禁有些動情地說道:“宗老,何必說這些感傷的話呢?你對楊家的忠心,老太太和我都是知道的。”
宗百川從楊天風的話裡得到些慰籍,語氣緩和了不少,“該說的話過去我都說了,年歲大了,也許絮叨一些,說的話有不得當的地方。但只要少爺能體察我的一片苦心,我也就滿足了。”
楊天風輕輕撫著額頭,沉默了半晌,抬頭說道:“宗老,我想好了,要重新整頓人馬,那些居心叵測,心懷鬼胎的要堅決清除出去。就象您以前說的,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堡壘最怕從內部攻破。有些人,該挪挪地方了。”
宗百川眼睛亮了起來,讚賞地點了點頭,眼睛卻向孟秋蘭瞟了一下。
楊天風淡淡一笑,轉頭看了看孟秋蘭,使了個眼色。
孟秋蘭立刻領會了楊天風的意思,說道:“你們聊著,我去外間屋看著水去。”說完,輕盈地走了出去。
“少爺,你想先拿誰開刀?”宗百川似笑非笑地問道。
“周來山。”楊天風想也沒想地說道。
宗百川輕輕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道:“對他切不可操之過急,以免他狗急跳牆。不如給他來個明升暗降,或者將他調離這裡,只是這藉口不太好找。”
楊天風眯起眼睛想了想,臉上浮起了笑容,說道:“我倒有個辦法,可以去試一試。宗老,您目光如炬,觀察入微。周來山的那些人,我想盡量都送走,這名單嘛——”
“名單的事情就交給我好了。”宗百川信心十足地說道:“三天的時間,我就能搞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