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血崩散,讓人作嘔的腥臭氣息在虛空之中瀰漫開來,隨著那猩紅槍鋒縱橫絞殺,那原先匯聚成洶湧魔潮的魔獸,如今只剩下了寥寥十餘頭,且頭頭帶傷,不少更是身受重創。
然而這傷痛與死亡,仍舊是無法讓它們感到絲毫的畏懼,聲聲淒厲駭人的嘶吼之間,那殘存的十餘頭魔獸更為狂暴了起來,又一次向那一片猩紅如血般的鋒芒衝擊而去。
這就是魔獸,全然沉淪在殺戮與毀滅魔性之中的魔獸,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純粹的殺戮與毀滅,將世間一切都淹沒在那洶洶魔潮之中。
死亡對於它們而言,根本沒有絲毫威懾力,因此那逸散的魔血氣息,只會讓它們更為暴戾,更為兇殘。
只是可惜,這仍舊改變不了戰局,當最後一頭魔獸被那一道血色鋒芒貫穿震碎的時候,這洶洶魔潮之中,就只剩下了一人身影。
“呼!”
這上百頭魔獸雖已盡數死亡,但那籠罩著戰場的魔氣仍舊是揮之不散,以至於寧淵每一次呼吸,都能感受到一股冰冷森寒的氣息湧入自己體內,不斷侵蝕向他的血肉之中侵蝕而去,
再被那真元化散消弭。
就如若那蘊魔所想的那般,在這戰鬥之中,寧淵根本得不到一絲補充,每一次行動所消耗的力量,都是源自於他自身。
這樣的消耗,連步入道聖之境的強者都難以支撐,因為道聖雖強,但是還未達到超脫天地的境界,主要的戰鬥方式,乃是以自身本源作為承載,接引天地大道之力,使得這一招一式之間,都能爆發出無比強悍的天地大道之威。
如此一來,那威能固然強悍,但是消耗也極其驚人,因此這道聖之境的修者,每一次動用那大道本源的同時,都必須自從天地之中汲取海量的元氣恢復,否則的話,就會造成自身本源的虧空,一場大戰下來,輕則修為退散,重則聖位跌隕。
然而在這魔淵之中,這天地元氣不要說海量了,連稀薄都算不上,道聖之境的修者陷入此境,不僅僅無法汲取天地元氣恢復,還得耗費大量的真元與大道本源之力來抵擋那太古魔氣的侵蝕。
無法補充,又消耗巨大,這虧損之間,道聖不僅僅發揮不出自身應有的實力,還會被那太古魔氣不斷的削弱,最終真元耗盡,大道本源枯竭,以至於魔氣侵蝕入血肉之中,就此墮入魔淵,永世沉淪。
這就是魔淵能讓無數生靈止步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在明知道這魔淵乃是神州的心腹大患,魔族的實力也不是過分強悍的前提下,人族卻始終沒有能夠將其攻克覆滅的關鍵所在。
魔淵之中,道聖自保都是艱難,大聖同樣不得長久,唯有步入合道境界的混元聖人,已然初步超脫天地桎梏的存在,才能憑藉著自身小世界的力量,立足於這魔淵之中,不受那太古魔氣的威脅。
而人族雖雄踞神州,實力遠勝各方,但是那合道境界的強者,也不過三十餘位而已,且先不說這三十餘位合道強者能不能齊心,就是能,這三十位合道強者也沒有辦法將整個魔淵淨化,使其恢復成原先的西極之地。
風險巨大,得不償失,這樣的事情,人族自然不會去做,也沒有辦法去做,所以對這供奉著太古魔神的魔淵與魔族,人族與天下各方勢力,都是有心無力,無可奈何。
而現如今的寧淵,雖然比不上合道境界的強者,甚至和大聖之間都有著一段巨大的差距,但是他卻能在這魔淵之中勉強立足。
這不僅僅是因為寧淵戰力強橫,已然可以媲美一般的道聖,更是因為他踏入了真劫之境,成就了先天神體。
這先天神體,不僅僅能夠大幅度的削弱那太古魔氣的影響,內在更是自成天地,有陰陽並行,蘊五行共生,雖然還比不上那合道強者造化萬千的小世界,但也擁有了一部分造化之能,使得寧淵在沒有外界元氣補充的情況下,也能夠以內天地自我恢復。
這樣一來,寧淵雖然沒有辦法恢復完全,但至少不會出現真元枯竭,沉淪魔淵的危險,這就是一般境界難以企及真劫的優勢所在。
如若寧淵能再進一步,突破至真劫三重,先天神體也達到肉身成聖的境界,那麼這內天地就會演化成為內世界,雖然還是比不上合道強者在原始混沌之中開闢的小世界,但絕對能可媲美修成大道印記的大聖了。
屆時,寧淵完全可以如若當年的武雄一般,力戰一位絕巔大聖九日不敗,甚至有機會險而勝之。
只是可惜,這一步之差,萬千之遙,直到現如今,寧淵都不知道這最後一步要如何跨越,
這肉